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管理纵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探究
发布时间:2024-09-13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公司治理结构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与深度。本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深入探讨了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角色、面临的挑战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为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优化公司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治理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需求侧管理已难以解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旨在通过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机制僵化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明确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公司治理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探索优化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改革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公司治理的理论文献,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不同国家和区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找出可借鉴之处;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成功模式和存在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在经济运行中,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系统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一概念强调从生产端入手,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仅仅依靠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历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界,但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该概念自2015年底被正式提出并迅速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自提出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政策实施,再到全面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创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其目标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旨在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3 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角色
 
3.1 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不仅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在推动科技进步、引导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更是被赋予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使命。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2 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任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有企业承担着多项任务。首先,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等措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附加值。再次,国有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最后,国有企业还需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3.3 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国有资本的布局调整,以及如何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等问题。同时,改革也为国有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包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方式优化人才结构,以及通过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拓展国际市场。国有企业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
 
4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
 
4.1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内部和外部机制来协调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体系。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董事会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战略决策;监事会则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执行情况;经理层负责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
 
4.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特点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因此其公司治理结构中往往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行政色彩;其次,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承担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责任;再次,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往往由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这可能导致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强;最后,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相对较低,影响了外部监督的有效性。
 
4.3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部分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晰;决策机制不够科学民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效果;此外,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不足,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也制约了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发挥。因此,优化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能,已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优化路径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了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对其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这包括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与权力,确保各治理主体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应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此外,建立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一致,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
 
5.2 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应加强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5.3 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
信息透明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国有企业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的透明度,让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形象,还能够促进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运作。
 
5.4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企业的期待。国有企业应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5 创新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引入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手段,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是推动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因素。其次,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薄弱、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最后,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从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
 
6.2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快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化进程,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和权利;二是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三是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稳健运营;四是提高国有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五是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六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3 研究限制与未来展望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数据收集的范围和深度可能有限,案例分析的数量和类型也可能不够全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增加跨国比较的案例分析,以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未来研究应持续关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新动态、新挑战和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马颖,陈波。数字技术、企业家精神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3(09):148-162.
[2]罗英,郑飞。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介效应与传导效应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3,37(05):41-51.
[3]史云鹏,游宇。企业家精神、公司创业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23(09):139-154.
[4]李文钊,刘春林,王雅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公司治理体系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11):150-156.
[5]曹健行,沈小平,张紫玥。ESG表现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吗?——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23,44(22):27-38.
[6]李心丹。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04):15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