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泛资产管理时代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资产管理市场在我国已形成了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的局面,随着传统业务的利润日益减少,许多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面对这一大变革的泛资产管理时代,作者从资产管理的概念、中国资产管理的格局、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等方面论述了资产管理的共性问题,并对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资产管理;系统平台;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财富的爆发式增长,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随着2012年资产管理业务多项制度层面的推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大幅扩大,资产管理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全面的资产管理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当前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资产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有待探索,如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建立,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资产管理监管政策如何配套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探讨。

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作为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和限制,与客户签订资产管理合同,对客户资产进行投资运作,为客户提供组合管理、信息咨询、收益分配等相关服务的新型业务。基金行业的客户包括机构,企业,个人等。这些机构客户中,有政府与保险基金,慈善基金,养老金以及其他类型的基金。在传统业务利润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其中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2.资产管理业务分类

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本文认为,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资产管理业务可分为公营和私营两种类型:公营和私营。在这些类型中,公营性质的资产管理以银行业和基金业最为常见,面向大众,门槛较低。只有少数高端客户的产品属于私募性质。与之相比,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如券商定向资产管理,集合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阳光私募基金,期货资管等,显然都属于私募性质。由开展资产管理的渠道来划分,主要有银行、基金、信托、保险、券商、阳光私募、期货七大类。截至2011年底,各渠道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基金2.5万亿元,银行1.7万亿元,信托3万亿元,保险4.6万亿元,券商1300亿元,其中阳光私募资金约有1300亿元。以绝对规模来看,券商资管规模最小,而银行、基金、信托、保险等则各占较大比重。

3.资产管理业务职能

通过将传统资产管理和创新业务模式相结合,资产管理业务可以聚集大量闲置资金,引导投资,促进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把资产交给专业机构进行系统化运作,既能避免自身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不足,又能充分分散管理资产,减少风险。

资产管理业务属于表外业务,不会引起机构资产负债变动。所有资产管理业务的收益都纳入了中间业务的收益账户,这与贷款利息差有本质区别。由于没有记入资产负债表,因此没有计提准备,也没有占用经济资本。另外资产管理业务还具有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功能。对银行来说,通过理财方式可以将收益要求较高的存款和回报较低的贷款从表外剥离,有效地调整负债结构,优化资产结构。

具有保值增值、创收创收、抗通胀等功能的资产管理业务能够满足主流投资者的需求。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基本上都是以追求资产增值为目标;而银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则更加注重安全性和抗通货膨胀;而寿险公司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资产保值、现金流收益等目标导向产品的特点。

最终,资产管理业务也能有效地维护和竞争高净值客户,如果能帮助客户资产在低风险中获得稳定收益,必然能保留大量存量客户,并吸引潜在高端客户,将推动金融机构业务持续良性循环,实现持续盈利。

4.资产管理业的风险

一种是符合规则的风险。违规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违反法律、法规、监管机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等可能给证券公司带来的法律制裁、监管措施、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等风险。

二是市场风险。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风险因素的波动而对客户资金造成的损失。在资产管理业务操作中,这是主要的风险。这种风险应该由客户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金融机构不得为招揽客户而向客户作出资产本金不受损失或承诺给客户带来最低收益的保证。

第三,操作风险。经营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因内部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操作不当造成客户资产损失、违约或与客户发生纠纷等,可能承担的赔偿责任,造成证券公司损失的风险。例如,与客户签订不规范的资产管理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操作者违反合同约定买卖证券或转移资金,操作者在经营过程中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损害客户利益等。由于投资决定或操作失误,导致客户资产遭受损失。

第四种风险模式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由于有一种专门依靠统计、数理模型来进行投资决策和执行的量化投资资管产品,因此在一些量化投资基金、期货等资产管理业务中,由于模型假设的不合理或使用不当,会给资产管理客户带来损失的风险。就连90年代世界上最著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因为出现了一些小概率事件,导致模型失败,最终导致客户遭受巨额损失而崩溃。再者,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资产定价缺乏效率,因此模型风险更不可低估。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格局

企业资产经营产生的根本动因是投资者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该业务起源于美国,最初由投资银行管理合伙人及相关人员资产,后来资产来源逐步扩大,与券商有业务往来的机构和个人客户也开始委托券商管理资产。在我国,资产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业务引入,仅仅几年的时间,国内对资产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浅薄,资产管理实践刚刚起步,尽管资本市场结构日趋完善,机构投资者比例不断提高,交易方式也不断创新,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资产管理业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现状

第一,基础证券市场发展不足。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股票发行制度不合理、证券市场定价低效、投机性风气仍然存在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而且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

二是金融衍生产品较少,缺乏规避风险的工具,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有效容量不足;例如,金融衍生品可以低成本有效对冲投资组合风险,也可以开发更多基于衍生品的套利策略,这在投资管理中至关重要。

最终,我国的市场交易主要由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主导,而在银行保险业中,垄断现象也很明显,没有专门的储蓄机构,比如美国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和这些实力悬殊的大型金融机构,仍然无法与商业银行相比。因此,当前市场流动性不足,风险较大,不能在短期内改变我国目前大量散户投机市场的现状,不能发挥机构投资优势,不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

2.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体制框架

针对当前金融改革的现状,监管部门给各种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基准体系平台。就信托资产管理而言,可以进行信托贷款、信托证券投资、另类投资信托(红酒、艺术品)、信托非证券投资、存贷款、个人保险、财产保险等业务。就保险资产管理而言,在境外投资方面,将新增境外存托凭证、未上市企业股权、不动产、投资基金等品种;在境内股权和不动产投资范围方面,将增加农业龙头企业、能源和资产企业股权,同时增加未上市企业股权及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保险资金可以由基金、券商受托管理,保险机构还可以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对于期货资管公司来说,2012年发布的《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包括了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央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因此,在实施方案中可以选择多种投资品种。对于券商来说,除了传统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之外,创新大会还将扩大券商的投资范围,等待细则出台;从目前来看,未来券商资管可能会涉猎非常广泛。对于基金,可以设立专门的子公司,进行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并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债权、收益权和票据等其他资产。

第三章资产管理行业的前景

基于已有的制度平台,通过竞争、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预见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可能格局。对于信托业来说,跨越金融业务边界的内在优势和银信合作优势将逐渐减弱。拥有专业团队和资金筹集能力的公司将在高端产品中保持持续优势;基金方面,专户产品有望在货币基金中占据一席之地;保险方面,在养老金、年金等长期资金资产的配置上仍将保持优势;以及阳光私募基金方面:将利用券商资管平台取代信托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运用对冲工具降低波动性,控制下行风险;期货方面,凭借期货市场经验,有望在商品、股指期货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经纪商方面,将充分利用投行和渠道优势,与银行、信托等多方合作,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财富管理平台。优点:与私人基金和商业银行合作,建立销售理财产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