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区域经济
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优势及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刘曼昭[1]  郭燕[2]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  北京  100029

 项目基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计划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旧衣物回收及资源利用体系研究”(项目编号:PXM2016_014216_000022);2017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居民服装绿色消费理念培养及教育途径研究”(项目编号:SZ20171001209)。

 

摘要:中国加入WTO,承诺棉花实行进口配额制,每年棉花进口配额为89.4万吨。为解决棉花原料问题,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纷纷落户新疆,利用新疆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及服装加工业。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工业化进程,新疆出台承接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近年来,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效果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优势分析,了解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的效果。

关键词:产业转移;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产业转移效果分析

 

一、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优势

(一)政策推动

1.国家出台中西部产业转移政策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鼓励中西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2012年推出相应的配套文件,指导中西部产业转移,确定纺织行业为新疆优先承接和发展的产业之一。2016年,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产业转移条件。

1 我国出台产业转移政策

年份

政策名称

内容

2010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1、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3、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4、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5、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2012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

纺织行业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2016

《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1、推进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

3、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4、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与承接。

2.行业积极推进中西部产业转移

在国家中西部产业转移意见的带领下,纺织服装行业积极推进中西部产业转移,《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进行西部大开发,提升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并提出新疆应积极建立、提升棉纺产业及纺织品生产优势,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我国应大力支持中西部纺织产业发展,推进新疆等地棉纺产业发展,有序承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2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规划中产业转移相关内容

规划名称

与产业转移相关内容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完善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促使东中西部纺织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3、西部发挥资源、能源、劳动力、民族文化等优势,积极发展纺织服装行业。

4、新疆积极发展棉纺产业,坚持高起点,建立纺织品生产优势,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2、发挥东部地区引领作用,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协作。

3、支持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

4、鼓励龙头企业跨国布局原料加工,建设原料基地,稳定原料来源。

3. 产业转移背景下新疆发展棉纺产业

2016年,新疆出台有关于承接棉纺产业转移后应如何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新疆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使新疆更好的利用产业转移时机发展棉纺产业。

(二)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

2010年,我国首次提出中西部产业转移,新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具有劳动力充足,并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新疆棉纺产业主要承接地区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石河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2017年,新疆人口总数为2444.67万人,其中喀什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口均超过400万,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地区及和田地区人口均超过200万。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人口数量均超过100万。

1显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前后(2007-2011年)人员工资水平。新疆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沿海的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等纺织服装省份。截止2017年,根据我国月最低标准工资排名,新疆为第11位,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分别排在567位。大量棉纺企业从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等省份转移到新疆投资。

1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时段与其他地区人员工资对比

(三)贸易地理优势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起点,现在成为从中国东海岸的连云港连结西欧荷兰鹿特丹铁路----“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构成中国同中亚、西亚、欧洲相互往来的陆上通道。2015年新疆海关进出口货物总额达256.3亿美元,其中乌鲁木齐市进出口总额为58.4亿美元,居第一位,伊犁州直属县为47亿美元,居第二位。

中欧班列一是由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入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欧洲。二是由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入境,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或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到达欧洲。新疆是我国西北最大的陆路口岸新疆阿拉山口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5000列。

二、新疆棉纺产业转移效果分析

(一)大量棉纺企业落户新疆

截至到20176月底,在自治区备案的企业数量达2525家,棉纺企业有: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如意集团、宁波雅戈尔集团红豆集团、溢达集团、山东鲁泰集团、华芳集团等近600家企业来疆投资发展,集中在乌鲁木齐、吐鲁番、阿克苏等地,主要从事棉花种植、纺纱织布、成衣加工。

(二)新疆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业,产量居全国首位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也是新疆的重要产业。2010年新疆棉花产量为 247.9 万吨,到2016 年新疆棉花产量增长到 359.38万吨,2010年新疆棉产占全国棉花总产量比重为 41.5%,到2016年上升至67.8%。主要产棉地区有:阿克苏地区,居新疆各地区首位;喀什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六年间,新疆棉花产量增加111.48万吨,占全国棉产量比重增加至一半以上。

 

2 新疆棉花产量及占全国比重

(三)新疆棉纺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20109 13 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新疆石河子市列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并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石河子市棉纺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特色产业,吸引了一批国内外技术含量高、品牌价值高的知名企业落户,目前成为新疆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随着诸多企业入驻,石河子已实现从棉花到服装的完整纺织产业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装备水平最好、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产业基地。

(四)吸纳了大量的就业

2010年末新疆全区就业人员889.35万人,201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达1169万人,2016年末就业人员1263.11万人,2017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307.64万人,新疆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多达40万人。承接产业转移后的七年间,新疆就业人数增加了481.29万人。

 

3 新疆就业人数

(五)纺织服装出口稳步增长

据海关统计,服装出口为新疆出口产品中第一大类。2010年,新疆服装出口额为472.8亿美元,纺织纱线、织品及制品出口额为135.5亿美元。2010-2014年出口额稳步增长,2015年下跌,出口额为近七年最低值。2016年及2017年服装及纺织纱线、织品及制品出口额出现增长现象。2017年服装出口额为4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纺织纱线、织品及制品出口额为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在承接棉纺产业转移的七年间,新疆服装及纺织品出口大体呈上升趋势。

(六)生产总值大幅上升

2010年末生产总值为3045亿元,2015生产总值9324.8亿元,2017新疆生产总值超过1千亿元,为10920.09亿元。承接产业转移七年间,全区生产总值增加了7000亿元。进一步推动新疆工业化建设。

 

4 新疆全区生产总值

综上所述,自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承接棉纺产业转移,吸引了沿海地区棉纺企业来新疆投资建厂,不仅发挥了新疆棉花种植优势、劳动力优势,还带动了新疆就业、生产总值和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增长。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参考文献

[1]袁列梦.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

[2]陈军,龚新蜀. 基于区域可达性定量模型的新疆出口加工贸易基地选择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1.

[3]曾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发展广西加工贸易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张先进,容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http://www.xjtj.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乌鲁木齐海关http://urumqi.customs.gov.cn/



 

 

关键字:新疆承接棉纺产业转移优势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