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乐乐 危丽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044
摘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有序演进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重庆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产业发展不完善,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不相协调,城市化、工业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演进;互动关系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随着重庆市总体战略的整体推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重庆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2012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6.98%,预计到2015年全市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同时重庆的产业结构也有着快速变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由1990年的30.6%下降到2012年的8.2%,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幅度提高,由1990年的28%上升到39.4%,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加强,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化水平反应的是某一地区某一发展阶段的城市化状况,具体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本文所分析对城市化影响的多为经济活动因子,所以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描述采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结构系统,既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某一产业内部细化的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表现出三次产业之间比例按时序变动、投入产出均衡的要求,也体现了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和服务化的高度化要求。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参考资料,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来构建产业结构的指标框架。
2.重庆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1 重庆市城市化发展状况
建立直辖市以来,重庆的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重庆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全面展开,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
根据城市化的三阶段理论,城市化水平在30%—70%左右是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2012年重庆市非农人口比重达到39.4%,说明当前重庆正属于这一加速发展时期。但是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也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状态,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刻不容缓。
2.2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近二十年,重庆市第一产业比重在产值持续增长中稳步下降,比重由1990年的30.6%变为2012年的8.2%,第三产业比重在产值持续增长中稳步上升,且超过第一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28%变为2012年的39.4%,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 仍居首位, 说明工业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第二产业保持比重基本稳定反映了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体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基本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除了市场经济规律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加强外, 重庆市对外经济开放度提高, 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对产业结构优化起了直接推动作用。2012年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FDI)达248亿美元,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
2012年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6.3%、25.9%和37.8%,与8.2%、52.4%和39.4%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相比,重庆市第一产业高就业比重与低产业产值比重相比,产值比重存在严重偏差,这说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低,这与第二产业的高产值比重也不协调,说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优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产值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仍是关键。总体上看,重庆市产业结构虽然不断在向高级化演进,但是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是当务之急。
2.3 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数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它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经济学家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通过多国统计资料实证分析得出: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第一产业结构偏离数由正偏离逐步缩小,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数由负偏离向0靠拢,当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第一产业结构偏离数转为-1.5,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数分别为1.2、2.9。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三次产业偏离数的绝对值之和,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指标,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效益越低。根据重庆统计年鉴,1990-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如表2-1所示:
表2-1: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
年份 |
结构偏离度Y |
产业结构偏离度∑│Y│(%) |
||
第一产业结构偏离数 |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数 |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数 |
||
1990 |
39.7 |
-24.6 |
-15.1 |
79.4 |
1991 |
40.5 |
-24.2 |
-16.3 |
81 |
1992 |
41.9 |
-25.4 |
-16.5 |
83.8 |
1993 |
42.3 |
-27.3 |
-15 |
84.6 |
1994 |
38 |
-27.8 |
-10.2 |
76 |
1995 |
36.1 |
-25.7 |
-10.4 |
72.2 |
1996 |
36.4 |
-24.8 |
-11.7 |
72.9 |
1997 |
37.3 |
-24.8 |
-12.5 |
74.6 |
1998 |
38.5 |
-24.5 |
-14 |
77 |
1999 |
39.3 |
-24.6 |
-14.7 |
78.6 |
2000 |
39.5 |
-24.9 |
-14.6 |
79 |
2001 |
39 |
-24.8 |
-14.2 |
78 |
2002 |
37.4 |
-24.5 |
-12.9 |
74.8 |
2003 |
36.2 |
-25.7 |
-10.5 |
72.4 |
2004 |
33.7 |
-26.3 |
-7.4 |
67.4 |
2005 |
33.2 |
-25.7 |
-7.5 |
66.4 |
2006 |
35.8 |
-28.2 |
-7.6 |
71.6 |
2007 |
34.5 |
-30.6 |
-3.9 |
69 |
2008 |
33.8 |
-32.2 |
-1.6 |
67.6 |
2009 |
32.9 |
-31.3 |
-1.6 |
65.8 |
2010 |
31.7 |
-32.1 |
0.4 |
64.2 |
2011 |
29.7 |
-30.7 |
1 |
61.4 |
2012 |
28.1 |
-26.5 |
-1.6 |
56.2 |
总体来看,重庆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持续的下降,表明产业结构效益在不断提高。偏离度下降主要是第一、三产业偏离数的绝对值下降所致,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发展,劳动力主要从第一产业转出流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偏离数波动范围较小,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是比较协调的。
重庆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全国和北京、上海的横向比较。北京、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各产业结构偏离数均优于重庆,2012年北京、上海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8.8、7.8,远低于重庆的56.2,其中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第一、第二产业正偏离值较高,第三产业的负偏离值较低引起的。与全国相比,重庆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偏离数分别为28.1、-26.5,比全国水平的23.5、-15还要高,说明横向相比,重庆第一、第二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2012年全国及北京、上海产业结构偏离度状况如表2-2所示:
表2-2:2012年全国及北京、上海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 偏离 数(%) 城市 |
北京 |
上海 |
全国 |
第一产业 |
4.4 |
3.5 |
23.5 |
第二产业 |
-3.5 |
0.4 |
-15 |
第三产业 |
-0.9 |
-3.9 |
-8.5 |
产业结构偏离度(%) |
8.8 |
7.8 |
47 |
3.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根据重庆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分析,重庆三次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针对重庆现阶段产业结构演进和城市化发展特点,分别从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两个发面提出发展策略,引导重庆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首先现阶段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完全打破,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不大,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其次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第二产业对于城市化的核心动力作用,使工业化发展成为城市化的坚强后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使重庆工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城市化的推进需要以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要以整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前提,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重庆城市化发展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Urbaniz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es,2003(53):98-125.
[2]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5):47
-54.
[3]陈彦光.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地理研
究,2010,29(12):2109-2120.
[4]欧阳峣,生延超.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互动机制[J].广州大学
学报, 2006(11):47-51.
[5]夏祤.城市化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相关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5):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