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判定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分析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地区经济;贫穷县市;苏北 “郡县治则天下安”,我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地区经济。两千多年来,尽管历经沧桑,县级政权却稳定地延续下来。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地区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对一个地区来说,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成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发出了“壮大地区经济”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地区经济的高度重视。江苏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但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落差,而江苏贫穷县市(主要指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因此,理性分析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判定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来分析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总体指标判定。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苏北2009年人均gdp为23,835元,按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491美元(注:2009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282);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则分别为4,029美元、3,097美元、3,409美元、3,742美元、2,557美元。对照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表(见表1,暂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率),可见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但连云港和宿迁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表1) 在苏北24个县(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大丰市为34,887元,折合5,109美元,居全省51个县(市)第21位;最低的是丰县为12,130元,折合1,776美元,居全省最后一位。并且,在江苏省51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倒数1~18名均为苏北县(市)。而同期位居“2010年第十届全国地区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的江苏省江阴市(排序“国1”)、昆山市(“国1”)、张家港市(“国1”)、常熟市(“国1”)、吴江市(“国2”)、太仓市(“国4”)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1,575元,折合14,876美元,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因此,江苏贫穷县市——苏北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大大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借助钱纳里的标准模式,结合苏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苏北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 (二)分类指标判定 1、产值结构。笔者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相关数据整理得出,2009年苏北5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在苏北24个县(市)中,除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的格局外,其他县(市)整体上均为 “二、三、一”格局,可见苏北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态势。然而,与发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苏北尤其是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则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为艰巨。 2、工业化程度。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20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制造业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100%)变动趋势为依据,把经济发展阶段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霍夫曼比值为5(±1);工业化第二阶段,比值为2.5(±1);第三阶段,比值为1(±0.5);工业化第四阶段,比值小于1。霍夫曼比值越低,重工业化水平就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09年除宿迁外,苏北其他4市的霍夫曼系数均在1以下,表明苏北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正在努力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而对于苏北24个县(市)而言,大多数的霍夫曼系数也在1以下,但像泗洪县等县(市)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3、劳动力部门构成。虽然苏北5市2009年劳动力部门构成总体为“三、二、一”就业模式,但24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呈“一、三、二”或“一、二、三”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第一产业仍为县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就业结构有优化的空间。并且,在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中,农林牧渔业仍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可见苏北存在着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90%之间。按照推算,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当非农化水平达到74.8%时,城镇化水平可达到63.4%。2009年在苏北人均生产总值为3,491美元的情况下,其城镇化水平却仅为44.8%,可见苏北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5、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等指标来反映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其他4市相比,宿迁2009年各指标均偏小。在苏北24个县(市)中,进出口额县均为1.33亿美元,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县均为0.81亿美元;反映外贸发展水平的外贸依存度县均为5.3%;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县均为25个,但沛县、响水县、滨海县、泗阳县、泗洪县仍为个位数。可见,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江苏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江苏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必然要求。这要求全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江苏贫穷县市县域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提升苏北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同时,要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在城镇自由流动,坚持以城带乡,发挥城镇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使城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成为经济信息的集散地,形成集聚效应。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苏北县域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工业改造农业,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尤其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升级,推动整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贫穷县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化严重的现象,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正常化,引导产业方向。苏北县域政府应具备前瞻和长远目光,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政绩而导致政府行为的短期性,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吸引朝阳企业的投资,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硬环境建设方面,苏北地区经济建设资金能力不足,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该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加强对苏北县域地区桥梁、公路等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苏北地区沿海、沿河资源,发展内河运输。软环境建设方面,应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及时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改善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提升本地区服务环境竞争力,努力为投资者营造透明、快捷、高效的投资氛围。此外,要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外向型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各类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快投资载体建设,打造利用外资更大突破的平台,做好县域生产力的空间、产业布局。 (三)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为创新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江苏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苏北县域地区人才瓶颈问题颇为突出。应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大力构筑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鼓励支持自主创新,改变县域地区发展的劣势。要加大政府政策宣传,鼓励县域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研究,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县域政府在税收、金融以及申报程序方面,应该给予创新型企业照顾和便利,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县域政府可作为“红娘”,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大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县域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尽早体现出社会价值,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党元丰.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 [2]程福寿,方瑛,戈兴杰.江苏盱眙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7.6. [3]葛守昆.“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j].唯实,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