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经观察
试论我国信用社拓展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和对策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78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后来居上的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顽疾,结合信用社出现流动性过剩后迫切需要拓展融资渠道的现实,探讨了我国信用社拓展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和对策。

    【关 词】 信用社;拓展业务;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问题成了民营企业信用社、政府和社会聚焦和讨论热点话题:一方面是成长性和发展势头极其看好的民营企业认为银行对其支持不足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大型优质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后信用社出现流动性过剩、息差缩小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后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另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投资、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等沸沸扬扬的呼吁声;还有一方面就是处于旁观者清的社会对当下三个“当局者迷”的议论声怨声载道。一时间内可以说是抱怨声、叹息声、呼吁声、议论声,声声入耳;企业事、银行事、政府事、社会事,事事关心!其症结何在?捷径何方?笔者认为,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是前提,企业自身打造是基础,信用社拓展业务是关键。

一、 难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使我国信用社在拓展民营企业融资业务上游刃有余,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信用社民营企业、政府各自故有的难点和问题。

(一)银行自身原因

1、缺乏忧患意识

对于信用社来说,目前尚有大企业贷款可放,贷给大型企业时管理好集中、效益又很好。由此认为只要傍几个大款(大型企业)就可以了,觉得贷款是买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殊不知国内信用社其实已是“危机四伏”!一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信用社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它不仅降低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更加大了运营风险。二是自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08年美国以银行为首的大量金融机构倒闭,我国金融界敲响了一记警钟――银行并非保险箱,经营不善也会破产。三是美国花期等一大批外国银行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落户。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在中国各地开业。其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争夺客户能力远远高于国内银行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国信用社仍然还是目前的服务态度和经营理念,那么国内的一些优质和潜在客户无疑于拱手相送。四是我国的信用社普遍还停留在对民营企业戒备的心理,对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和在我国整个经济中日益突出的地位仅仅看到了冰山一角而漫不经心,而进驻我国的外国银行早已瞄准了民营企业的商机而捷足先登。其中2005年10月28日,由中国招商联盟促进会与英国渣达银行联合举办的宁波中、小企业银企融资洽谈会成功举行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2、有些不屑一顾

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股份制改革以后,资本的趋利性决定热衷于追逐大客户大项目,各个信用社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民营企业等同于“散”客户,把民营企业“落后”划等号。在客户拓展上“视而不见”或者“看不上眼”,在战略上没有提到一个合理的高度和位置,由此所制订的条件过高而坐失良机据调查,现有民营企业真正能够符合其贷款条件的不足五分之一。况且其贷款手续相对繁琐、环节过多、时间较长、限制条件颇多,不符合民营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等特点。

3、有点力不从心

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信用社民营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人员素质以及识别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和驾驭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尽管随着全国金融行业经营层次的提升,各信用社工作重心逐步上移,但是许多有信用社正逐渐失去部分市场和原有的竞争优势,在民营企业的主动切入方面更是不进则退。

4、缺少行业标准

我国企业涉及的行业多达98每个行业的标准不一样信用社目前仅仅涉足了20-30个行业准入标准,对于民营企业所涉及的众多门类要么摸门不着、要么只知皮毛,更多的是无标准可依。而信贷员中既懂金融又懂行业标准或者说了解民营企业的少之又少,同时银行贷款实行的是终身责任追究制,再加上信贷权力上收,真正掌握民营企业“软信息”的基层行没有贷款权力,只有推荐权、贷后维护权,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相对于信息、标准与责任的严重不对称,基层行和信贷员对民营企业存在“恐贷”心理。     

(二)民营企业问题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仅是银行的标准稍高,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使然,大部分的企业都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还有一些传统观念等作茧自缚的原因。

1、故有的融资习惯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创业的初衷是积攒了一定的启动资金、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得了一项专利技术,这些小企业家们一般习惯于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通过滚雪球式的一边挣钱一边把企业越办越大。一般不会去冒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资本积累,当捕捉到发展势态较好的机遇时,多数通过民间拆解、地下钱庄等支付高利息的方式获得资金。缺少与银行打交道的经验,缺失可以参照的信用记录。

2、缺失的财务报表

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管理极不规范,财务状况混乱不堪,缺乏透明度、账物混杂现象司空见惯,致使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给金融机构的贷款带来了较大风险。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老公就是老板,老婆就是财务总监,而无论其懂不懂财务知识。可想而知其成本管理、财务核算、质量监管的混乱程度。有的财务报表就是一个“流水帐”,致使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根本过不了贷前调查关。

3、短命的发展历程

在客观上,民营企业由于规模、人才匮乏、信息不畅、科技含量不高、生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替代率高、市场前景不明朗、制度欠缺、管理水平低、经营能力差、抗击风险能力弱等各种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制约,注定了民营企业生命短暂的宿命。在主观上,个别民营企业通过改制、申请破产、转产、注销法人甚至一逃了之等方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4、较低的信用评价

民营企业信用度问题曾经使信用社出现大量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使信用社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进而引起金融系统风险加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久拖难解,甚至拖垮、拖死了部分企业;商业交易中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炒作现象屡见不鲜;偷税逃税现象时有发生;使其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由此造成信用社普遍存在对私营企业不放心的观念,只好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应对策略。 

(三)其他制约因素

1、政府引导不够

是缺乏适度倾斜的融资政策。在政策、资金上偏重于大型企业,地方政府为解决城乡大量富余劳动力则偏重于发展投资更少、见效更快、就业更广的个体工商户。国有信用社的增量贷款均是投向“双A级”以上企业,民营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外源融资极其有限。二是政府很少能够从税收、政府采购方面向民营企业倾斜,政府采购招标基本上中标的都是大中型企业。三是准入方面任重道远。相对于同样是法律、法规没有限制的基础设施等连外资都能进入的行业,民营企业却经常遇到一些非法的阻止。

2、资本市场落后

一是民营企业板、创业板的门槛比较高,致使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被拒之门外。二是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更是比较落后,比如民营企业的债券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资本的逐利会最有效率的促进高新技术的革新欧盟资本市场落后美国10年,由此高新技术落后美国28年,可想而知,更加落后的我国资本市场必然会阻碍国内民营企业的融资极其进军高新技术的进度。

2、机制创新乏力

一是目前各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尚无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也缺少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为民营企业发展融资服务的平台,企业担保能力不足。二是缺乏机制创新,光有口头上的重视和理论上的组织架构还不行,更需要在机制上来进行一个常态化的持续建设。比如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定价的机制、内部独立核算的机制、高效审批试验原则的机制、激励约束的机制和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机制,加强对违约信息通报等措施使民营企业融资不再成为难题。

二、 对策

近年来我国信用社加快了业务结构调整,在资产业务、负债中间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与管理水平。但仍然存在着资产业务单一、资金成本高、中间业务落后等问题。尤其是在对民营企业信贷存在着经营观念、指导思想、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发展资金的获得,也制约了自身快速成长。因此,转变观念和经营理念,加快业务创新拓展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做精中间业务等方面势在必行。

(一) 转变经营理念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在国内――信用社不得不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细分,那些资质良好、发展看好的民营企业由于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难度小,势必成为信用社争夺的必由之路;在国外――即使在大型跨国公司林立的美国,人们也深刻意识到民营企业不但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还是孕育大型公司的土壤,更是推动一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的信用社再不能孤芳自赏了,而必须深化从业人员和高级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从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和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真正的认识到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做好这项工作是实现双赢的必由之路。

 (二)借鉴先进经验

1、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

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深入,其机构越来越多、布点也越来越广泛,他们在拓展民营企业业务方面已是捷足先登。一是学习英国渣打银行主要业务到位于服务与民营企业的做法,其零售银行服务如按揭投资服务、信用卡及个人贷款等业务已经完全渗透到民营企业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金及托管服务等服务已是遍地开花二是要借鉴美国花旗银行在我国能够立足107年并且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的发展、兴盛之道三是要密切关注更多的外资银行的创新经验和发展势态,以便步步紧跟、力争超越。

2、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最大可能的彰显自己的优势,竭力的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企业亦然。因此,信用社首当其冲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五大国有控股信用社更不用说。一是发挥五大银行拥有148万从业人员的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门的服务团队,深入市场,走进民营企业,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和咨询。即便是以人海战术,也要掷地有声。二是充分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据统计,五大银行所拥有的资金我国160多家信用社52%以上只要稍微发挥一下其雄厚资金方面的二八法则和马太效应,其效益和利润必然刮目相待。三是用好遍布城乡66000多个网点资源,做到哪里有民营企业就在那里为它们提供便捷的服务。四是尽快推广工商银行开辟的以“点e成金网聚财富”为主题的民营企业网上银行专项服务活动进行持续的服务。五是不断创新民营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的推出民营企业版网上银行,并扩展账户查询、账户对账、转账汇款、代发工资、工行信使、网上纳税和在线财务软件等功能。六是学习中国民生银行实施的战略型,从阶段性的为大企业服务逐步的开始转移到为民营企业服务,服务中做到了知己知彼――“懂你”,并进行了精细化的分类,成立中、小、微三类企业事业部,潜心研究行业规律,领悟行业周期成长周期,研究它的治理结构。学习其不仅盘活了资金,并且把不良资产降到了1.2%的业绩。七是学习建设银行主动组织民营企业业主座谈会,倾听客户对银行的心声、研究应对策略、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服务水平等创举,学习其以主动出击的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八是作为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信用社,更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地位。比如浙江泰龙银行的贷款对象就是聚焦在以小企业为主,所贷出的100多亿元金额中94%都是不需要抵押的信用贷款,不但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62%,而且还保持了不良率特低的水平。

(三)进行机构创新

国外早已成立了专门的民营企业银行,运行中不但活跃了经济、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银企双赢,它们还把触角伸向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如韩国民营企业银行在中国的第二个分行已经在沈阳挂牌。民营企业无论是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利润来源来讲,都我们争夺市场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各信用社应加快进度,深化组织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改善工作流程、改进风险管理、注重队伍培养。同时,在专门机构的发布上重点要向郊区、乡镇倾斜,做到哪里有资源,就在那里发展,积极扩大各自区域内的优质民营企业信贷市场。

(四)推崇机制创新

一是推动对于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的创新,鼓励和支持信用社开展工业产权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要针对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构建区别于大客户的激励约束机制,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追究责任的做法,综合考核客户的整体回报情况。二是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三是鼓励民间资本能够参股地方区域性的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四是建立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把对民营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力度,打造信贷工厂”。五是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能够上市,扩大民营企业板的规模,适度降低其准入门槛,加大扶持民营企业尤其在创业初期的投资力度。六是应积极筹建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制,必要时进行再担保以分散担保风险。同时密切关注担保公司自有资金情况以规避金融风险。

(五)拓展业务范围

1、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

一是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确定金融扶持的重点、融资的最低比例和融资方式,要灵活运用现有的各种金融工具为民营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资产核算等服务,对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民营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信用开证,办理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以满足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二是必须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在开发中要因客户而异,视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决定产品构造,突出满足民营企业需求中“短、平、快、急、频”等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民营企业信贷准入门槛,推出功能多样、担保方式灵活的信贷品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三是要加强产品宣传,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营销等宣传活动。如在新闻媒体和自身网站上刊登介绍特色信贷产品和业务、派出人员进驻社区、企业以便向经营业主、企业高管人员、财务主管进行产品宣传。四是实施重点产品定位策略,信用社应紧紧围绕已有业务和客户,优先重点发展关联性、互补性强的业务,通过打造精品项目,争取率先在部分领域形成品牌优势。

2、建立审批机制改革模式

目前信用社的审批机制是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所在。一是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间。二是在综合分析贷款抵押方式、额度、风险及自身贷款治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灵活多样和区别对待的贷款审批程序和治理模式。三是加强风险治理体制改革,通过再转授权,将审批权限再转授给经营机构,实行贷款审批人“双签”或“单签”审批的非凡审批机制,提高会签的审批频率;同时,实行审批服务期限承诺制,限时审批,严格规定受理信贷审批业务时间。变3-5个月完成的工作为3-5天,争取3-5个小时立竿见影的解决好,由此赢得其信赖和亲昵。

3、启动人力资源配置引擎

一是加强民营企业信贷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人为环境。二是要引入专业人员,尤其是了知信用社发展前沿的专业人士和具有外国银行任职经验的业务精英,发挥人才的优势,统筹兼顾现实国情和自身实际抢占高端、循序渐进。三是争夺既精通金融又知晓民营企业的复合型精兵强将,利用他们对民营企业进行个别化的分类指导,比如由科技部推介的1183名国家科技计划的专家就是各个信用社的人才首选。四是通过业务锤炼和系统培训提升现有的人才资源,他们才是银行发展的根本所在,利用他们熟知民营企业状况和自身工作、业务等特点谋求长远、稳健的发展。

4、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信用社要认清同业竞争形势以及客户资源现状,明确区域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确立重点行业和高端客户在市场拓展中的核心地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集中行内各项资源,确保既定核心目标客户群在质和量上有所突破。有所不为就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切入点和市场商机,做到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新。提高在夹缝中生存的本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在营销策略方面力争做到别具一格和独具匠心。

5、扩大中间业务服务收入

入世以来,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各个信用社普遍重视和重点开发的业务,其效益已是有目共睹。一是拓展担保类业务促进商业信用的健康发展不仅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商业信用融资而且也可以促进银行自身业务的全面发展。二是开辟企业财务顾问业务,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通过顾问服务稳定高端客户。三是承担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承销业务,此方式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当务之急,更是稳定优质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四是主动担当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剥离、分离、收购等资本运作与经营中的中介,主动联姻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实现正常贷款移位和盘活不良贷款,进而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目的,同时取得附加值较高的中介收入。五是充当民营企业的项目融资顾问,以投行业务为切入点,从客户发展规划、项目论证、市场调查咨询、融资结构方案设计等环节为民营企业设身处地的当好顾问,以赢得客户依赖,抢先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取得竞争主动权,实现顾问收入和贷款利差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周海稀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新西部》 2007、1。

2】刘学胜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难点及对策 长白学刊20022)

3】陈富坤 《民营企业投资决策探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4】陈富坤 《论民营企业融资方式》《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