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7年起美国经济危机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时至今日,它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几乎全球各国,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国联合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来拯救这次危机。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它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警示呢?
关键词:经济危机,影响,警示
2007年起美国经济危机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时至今日,它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几乎全球各国,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国联合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来拯救这次危机,包括各国政府拿出巨资拯救市场、各国联合起来普降利息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它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警示呢?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而言的。美国房地产贷款系统里面分为了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从借贷者的信用指数标准来划分:700—820分者为优,600—700分者为良,500—600分者为中,300—500分者为差。中、差两个档次的借贷者划分为第三类即次级按揭贷款。目前出问题的就是这类美国的三类市场。一类贷款市场面向信用额度等级较高、收入稳定可靠的优质客户,而三类贷款市场是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所占份额并不大。按照官方说法,次级房贷占美国整体房贷市场比重的7%到8%,但其利润最高,风险最大。据介绍,许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如罗杰斯所说,“人们能够无本买房”。
而经济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降温,导致大批无力还款的购房人放弃还款计划而造成的信贷危机。
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专家认为,市场中的供需双方都难辞其咎。
近年来,美国在房地产虚假繁荣的假象下,贷款机构明知风险却大量放款,还推出大量前期还款压力小、利率固定而后期按揭成本上涨、利率浮动的贷款产品,为一些借贷者未来无力偿债埋下祸根。投资银行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也降低了承销或担保门槛,并积极在二级市场推销中把风险扩大到更广范围。借贷者则在收入水平不高、信誉差的前提下,购买了实际无力承担的房产,为如今的负债埋下伏笔。而“倒房”的投机者借助各类循环信贷工具,玩弄“空手道”,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很可能由富翁变成“负(资产)翁”。经济危机使供需双方都付出惨痛的代价,它告诫世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
二、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1、导致美国经济低迷
多项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目前处于下滑阶段,而通货膨胀也隐约出现。2007年通胀指数为2.9%,2008年8月份的通胀指数为4.8%。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人们不再象以前一样出去泡吧或出去下馆子,人们开始计算自己每个月的支出。最近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63%的人削减了开支,78%的人减少了购物,52%的人减少了到外面餐馆吃饭的次数。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公众的个人支出2008年9月份下跌0.3%,这也是2004年6月以来的最大一次下跌。加上此前的两个月,第三季的个人支出表现创下28年来最糟糕的纪录。第三季度GDP负增长0.3%。肆虐的金融危机则已经将消费者信心指数带至创纪录的新低。在全球通胀会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中期来说,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滞胀。
而美国的失业率也逐步上升。2007年美国的失业率为4.6,而2008年3月份为5.1,4月份5.0,5月份为5.5,6月份为5.5,7月份为5.7,8月份为6.1,9月份为6.1,就业市场持续萎缩,失业率上升,依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忧虑。
美国股市也在继续下滑。2007年间道琼斯指数首度突破并站稳13000点大关,其后又两度突破14000点,并于10月9日创出14164.53点的历史最高收盘纪录。而时至今日,2008年10月31日道琼斯指数收盘为9325.01点,就10月整体而言,道琼斯指数跌14%,为1998年8月以来最大百分比跌幅。
2、引发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20日短短的5天,无疑是震撼世界的一周。本周华尔街上演了一幕幕被救、破产的戏剧性场面。9月14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团以总额500亿美元出售给美国银行。15日,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造成了全球最大的破产案。随后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出资约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在北美的投行业务。
美国当地时间9月16日晚宣布,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届时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巨头。美国政府出手,使得AIG获得救命稻草。
一夜之间,金融海啸来袭,经济危机的连锁效应彻底打破华尔街神话。
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21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业银行。25日,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都无一逃过此劫。各国为了救市,联手起来降息并向市场中投钱拯救市场。时至今日,危机仍然在继续中。
三、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启示
1、对我国房贷市场有警示作用
在我国,眼下楼市是人们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2006年起我国楼市出现非理性的单边价格上扬,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楼市几乎在一年内价格翻了一番,但今年起,楼市却出现了调整期并出现低迷,一些大城市楼市价格下降,同时楼市一片冷清,人们手里揣着钱都不愿意去买房,都想着楼市价位会继续下跌,楼市成交量非常低迷。针对目前低迷的楼市,政府到底应不应该救市呢?
无论怎样,笔者认为,各大银行从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应该学会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并相应提高放贷过程中的信用审查,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各金融机构不能为了逐利性的竞争而将借贷标准降低,忽视借款人的偿付能力。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只是将这些按揭债务“切割”,由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选择需承担的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建海认为,在政府高价拍卖土地、开发商操纵房价、银行放贷审查松弛、税收调控不力的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连续上涨局面。楼市的一路单边上扬仍在持续,不得不令贷款投资者警惕:如若市场信心一旦丧失,泡沫顷刻间破裂,房价迅速下跌,必将殃及整个金融资本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指出,美国经济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在房贷证券化方面提供了四点警示:要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走势,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房价回落的不利影响;要严格保证首期付款政策的执行,杜绝“零首付”;要采取严格的贷前检查,杜绝虚假按揭;银行要开拓思路,利用衍生品或证券化转嫁风险。
2、对我国金融业有警示作用
首次,我国市场上住房信贷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有的银行放贷审核时较为宽松。去年,我国房价非理性上涨,而今年房价又进入调整周期,楼市出现非理性低迷,这种迅速的转变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商业银行为了应付这种迅速的转变,应随时跟踪房地产市场走势,国家宏观调控中也应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纳入调控目标。
其次,通过对资产的证券化,其衍生出来的金融资产内在价值取决于原生资产的价值。但是过度的金融创新使得很多的衍生金融品价值与真实资产价值的相关性被削弱。此次经济危机表明,次级按揭从借款者的按揭贷款开始,通过金融分解.组合以及整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投资品种。很多贷款人的偿付保障并不是建立在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下。这种依据假设而做出的交易决策,风险可想而知。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对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的相关性加以研究,防止“假设”因市场环境变化而累积市场风险。
第三,我国在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审慎推进QFII,同时加大对各类基金的监管。目前,我国QDII产品的研发应着重于市场的趋势性分析,不应太多波段性的操作,同时并以香港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资产配置的重点区域。同时,由于具有风险偏好特征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倾向于投资一些风险大、收益高的金融产品,这种行为放大和扩散了风险,因此,我国应在审慎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各类投资基金的监管。
最后,要突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经济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我国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较小,但金融监管机构应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
3、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有警示作用
第一,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我国从2006年到2007年也连续6次加息,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通货膨胀,但是会不会因此对楼市也有很大的影响呢?
第二,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虽然可以暂时应付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又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这是我们值得注意的。
参考文献:
[1]《美国经济危机何时见底》,王丽军,周世俭,《国际贸易》(J)2008年8月号
[2]《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李俊,王立,《国际贸易》(J)2008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