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财经观察
健康消费风口下,便利店与社区超市如何重构消费场景?
发布时间:2025-10-18 点击: 174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一、健康消费崛起:从 “吃得饱” 到 “吃得好” 的零售变革

(一)消费理念升级催生业态调整

当 “控糖减糖”“理性消费” 成为国民高频词,线下零售正经历一场精准适配需求的深度变革。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健康食品市场规模突破 4500 亿元,年增长率达 12.3%,其中低糖食品复购率较普通食品高 37%,临期食品接受度从 2019 年的 28% 跃升至 2024 年的 65%,倒逼便利店与社区超市加速业态迭代。

在过去,消费者更多关注食品的价格和基本功能,而如今,健康因素成为购物决策的关键。低糖食品不仅是对身材管理的追求,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临期食品的走红,则是理性消费与环保意识的双重体现,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 “新鲜度”,而是在品质与价格间找到平衡。

(二)零售终端的敏锐响应

7-Eleven、罗森等连锁便利店率先在一线城市试点 “低糖食品专区”,盒马邻里、永辉生活等社区超市则推出 “临期折扣专柜”,这些空间再造不仅是商品陈列的优化,更是对 “健康 + 性价比” 消费双引擎的战略布局。北京某社区超市数据显示,临期食品专柜开设后,月度客流提升 22%,带动全店非临期商品销量增长 15%。

便利店的低糖专区,将各类低糖饮品、低糖零食、低糖烘焙产品集中展示,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选购需求,也为品牌推广新品、培育消费习惯提供平台;社区超市的临期专柜,以醒目标识和实惠价格吸引顾客,盘活库存的同时,提升顾客粘性,成为超市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

二、便利店 “低糖革命”:精准捕获健康刚需

(一)为什么是 “低糖食品区”?

消费升级浪潮下,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达到新高度,《2025 中国低糖食品消费白皮书》指出,25-40 岁人群中,68% 主动控制添加糖摄入,32% 因 “抗糖护肤” 选择低糖食品 ,这一庞大群体的健康刚需成为便利店业态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以往,低糖食品分散于便利店各货架,顾客选购时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如今,便利店顺势而为,将各类低糖商品集中陈列,打造 “低糖食品区”,像便利蜂的低糖专区,涵盖超 120 种 SKU,从元气森林无糖茶这类热门饮品,到薄荷健康蛋白棒等代餐零食,构建起 “一站式健康补给站”,契合了快节奏生活中消费者对即时性健康消费的需求。

(二)从 “可选” 到 “必逛” 的吸引力构建

  1. 场景化陈列激活购买欲:走进设有低糖专区的便利店,映入眼帘的是绿色主色调货架,清新自然,契合健康理念。旁边搭配 “每日糖分摄入指南” 可视化看板,用简洁图表、易懂文字告知消费者每日合理糖分摄取量,以及不同低糖食品糖分含量,让选购不再盲目。上海某便利店试点数据显示,采用这般场景化陈列后,专区商品日均销量较普通陈列提升 40%,足见其对消费欲望的强大激发力。

  2. 动态选品适配需求变化:需求瞬息万变,便利店借助会员系统,对消费数据展开深度挖掘分析,每月更新 20% SKU。当发现健身、减脂人群日益壮大,便引入控糖膳食纤维饼干、低 GI 代餐奶昔等功能性低糖食品,精准对接细分需求,让专区时刻保持新鲜感与吸引力。

  3. 技术赋能健康管理:部分便利店门店在低糖专区接入智能终端,消费者只需扫码,便能获取商品 GI 值、添加糖含量等专业数据。这一技术应用,将单纯购物行为巧妙转化为健康管理环节,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信息的求知欲,让每一次购买都成为对健康生活的投资 ,也让低糖专区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健康购物首选地。

三、社区超市 “临期经济”:让性价比与责任感双向奔赴

(一)临期折扣专柜的三重价值重构

  1. 消费者端:满足 “品质敏感型价格消费” 需求,临期食品平均折扣达 4-7 折,某进口牛奶临期 30 天折扣价仅为正价 50%,吸引家庭主妇、大学生等价格敏感群体。对家庭主妇而言,采购全家生活用品是日常重任,临期专柜的出现,让她们能以实惠价格为家庭囤货,省下更多开支;大学生手头预算有限,临期食品既满足味蕾,又不会造成经济负担,成为校园周边社区超市的 “常客”。

  2. 行业端:破解食品浪费难题,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品浪费量约 1800 万吨,临期专柜使商品周转效率提升 35%,库存损耗率下降至 5% 以下。超市借助临期专柜,让即将过期商品找到新出路,避免大量食品因过期被丢弃,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库存管理,提升运营效益。

  3. 社会端:践行可持续消费理念,河北、广东等地监管部门推广 “临期产品贴” 制度,要求明确标注到期日与折扣力度,既保障知情权又促进资源循环。消费者在选购时,能清晰知晓商品信息,放心购买,实现资源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的高效利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二)从 “处理库存” 到 “价值创造” 的运营升级

  1. 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建立临期食品智能预警系统,根据保质期分段定价(30 天内 7 折、15 天内 5 折、7 天内 3 折),如邻盛客通过动态算法实现毛利率稳定在 25% 以上。系统实时监控商品保质期,提前预警,超市依据不同阶段保质期灵活定价,既能快速清理库存,又能保证盈利,实现库存与利润的平衡。

  2. 信任体系构建:设置独立陈列区域,采用橙色醒目标识区分,同步公示商品质检报告,北京物美超市临期专柜投诉率较混卖时期下降 82%。独立、醒目的陈列,让消费者一眼识别临期商品;质检报告公示,消除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疑虑,增强购买信心,提升品牌信任度。

  3. 场景化营销破圈:推出 “临期食品盲盒”“周末清仓日” 等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某社区超市通过小红书种草,带动临期商品线上预售订单增长 300%。“临期食品盲盒” 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周末清仓日” 营造限时抢购氛围,配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种草,激发年轻群体购买欲,打开新消费市场。

四、业态创新背后的行业启示

(一)精准捕捉 “健康 +” 消费密码

在 2025 年消费市场,“哑铃型” 结构愈发明显。高净值人群虽仅占 20%,却凭借雄厚财力与对品质生活的极致追求,在健康消费领域一骑绝尘,对低糖、有机、高端营养补充剂等食品不惜重金,只为契合自身严苛健康标准;35% 的大众消费者,则在品质与价格的天平上谨慎权衡,既关注食品营养成分,又对价格敏感,临期食品专柜正好成为他们践行 “质价比” 消费观的理想之地。

零售终端必须紧跟这一消费分层趋势,从传统 “货找人” 的粗放式商品堆砌,转变为 “人找货” 的精细化需求解构。例如,针对高净值人群的低糖专区,引入国际前沿的低糖品牌,打造专属 VIP 服务通道,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为大众消费者的临期专柜,优化选品组合,推出家庭量贩装临期食品,契合家庭囤货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二)技术赋能下的精细化运营

智能定价系统、消费数据中台、供应链溯源技术正成为零售行业新标配。便利蜂构建的 200 + 维度消费模型,深度剖析会员消费行为、偏好、时段规律等海量数据,精准筛选低糖专区商品,让每一款上架产品都精准命中目标客群需求;盒马的临期食品管理系统与供应商库存数据实时互通,借助大数据预测销量,动态调整临期食品采购与折扣策略,实现库存周转率与毛利率双提升。

这些技术的投入,为新业态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据行业数据统计,引入智能定价系统的便利店,低糖商品价格调整频率提升 3 倍,毛利率较传统定价模式高 8 - 12 个百分点;运用数据中台的社区超市,临期食品库存损耗降低 40%,带动全店综合毛利率增长 5 - 8 个百分点,技术正成为零售创新的强大引擎。

(三)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

从 “减糖减排” 到 “减少浪费”,零售创新不再局限于商业利益,正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深圳试点 “临期食品公益柜”,将剩余保质期不足 3 天的食品捐赠社区,借助智能管理系统,实现食品从超市下架到社区领取全流程信息化,既避免食品浪费,又为社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让每一份食物发挥最大价值,构建起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

这一模式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范式,零售企业可联合公益组织、社区,拓展临期食品捐赠渠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便利店在推广低糖食品时,融入环保理念,采用可降解包装,减少塑料污染,从供应链源头到消费终端,全方位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

五、未来已来:零售业态的进化方向

当便利店的低糖货架与社区超市的临期专柜成为标配,预示着线下零售进入 “精准适配” 时代:

  1. 空间即场景:零售空间不再仅仅是商品销售的场所,而是转变为健康生活解决方案的中心。便利店可以在低糖食品区旁增设低糖饮食咨询台,邀请专业营养师定期驻店,为消费者解答关于低糖饮食的疑问,制定个性化的低糖饮食计划;社区超市则可开辟临期食品烹饪课堂,邀请大厨现场教学,传授如何用临期食材制作美味佳肴,将临期食品的价值最大化,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收获健康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

  2. 数据即资产:通过完善的会员体系,零售企业能够沉淀海量健康消费画像。利用这些数据,实现 “人货场” 的精准匹配,比如为长期购买低糖食品的用户,精准推送低糖新品上市信息、专属优惠券;根据消费者过往购买临期食品的品类偏好,为其定制专属的临期商品推荐清单,提高购物转化率与顾客满意度 。

  3. 责任即竞争力: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将减碳减排、反对浪费纳入品牌叙事,正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某知名超市推出 “自带保鲜盒购买临期食品享额外折扣” 活动,鼓励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包装使用,吸引了大批环保主义消费者,既减少了包装废弃物,又提升了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健康消费的浪潮下,线下零售的调整不是被动迎合,而是主动重构 —— 在 “健康” 与 “便利”、“品质” 与 “价格” 之间找到最优解,最终实现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三方共赢。当每个便利店的低糖专区都在传递健康理念,每个社区超市的临期专柜都在践行节约哲学,零售业便真正成为了美好生活的共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