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新时代下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68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林瑞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事业单位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思考,探索内部审计在创新方面如何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6-0000-02

 

 

内部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肩负了新的使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强化单位的审计监督作用,有利于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这一新形势下,本文就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二类医疗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创新,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事业单位所处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构成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八个组成部分。“审计监督”首次从行政监督中独立出来成为“八大监督”之一,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审计监督的新认识、新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就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委令16号)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1号)相继出台,更进一步把内部审计监督融入到党和国家监督管理体系之中,目的是要强调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规范、高效履职尽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从而为有力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医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通过对单位各经济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规范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章程,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护航单位健康、持续的发展。而独立性一直被视为审计的灵魂、审计的立身之本。根据《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委令16号)第三章第十四条要求,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根据国家编制管理相关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专职审计人员不少于2人:(1)二级以上医院;(2)年收入及资产总额均达到3000万元以上……。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医疗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在国内某些单位当中,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只停留在表面上,但实际上是一套人马身兼两职,出现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现象,例如:我国现在某些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兼职审计工作。由此导致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独立性大打折扣的同时,相关的检查和监督难以独立进行。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工作将受到不同方面的制约和阻碍,违背了审计独立性的原则。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素质难以达到内审的要求

内部审计队伍应由具备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建设工程、经济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同时要熟悉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可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有着较强的技术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日常医疗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除了财务审计外,还包括工程修缮审计、设备物资采购审计、药品试剂采购审计、设备维修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经济合同、招标文件审核以及会议监督。但是,目前我国这些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配备不足,专业单一,综合型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难度。此外,单位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随之而发生改变而且有愈发复杂之势,可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后续教育无法跟上变化的步伐,导致内部审计业务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从而无法满足内部审计的素质要求。

(三)对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认识比较片面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同时具有监督和服务的职能。但是,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往往会以监督为主,使得内部审计在 “免疫系统”方面的功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例如,目前多数医疗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主要体现在查找错误、发现问题,却忽略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效果,使内部审计对于单位管理的分析、评价和建议等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事后审计”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全面的、科学的开展。随着医改的愈发深入,医疗事业单位的发展想要稳中求进,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认识需要细致和全面。同时,这也是探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内审发展相对滞后

与相对完善的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相比,其内部审计制度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同时,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也较晚,在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制度也比较有限,导致医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在《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委令16号)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1号)相继出台后,内部审计的困境局面有所打破,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指导细则仍然比较少,使医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与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步调不相适应。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国内,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起步晚,基础弱,单位职能科室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全面,有时还会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科室之间的误解。内部审计的不被理解,甚至可能会产生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抵触情绪,在这样的压力底下,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将受到挫伤。同时,也存在着另一种认识偏差,有些职能科室认为,有内部审计机构为其所负责的工作兜底,作为审核第一关的职能科室就可以有所放松甚至将审核复核的工作全部推到内审机构那里。这样不仅加大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健全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提高其在单位中的地位

按照《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委令16号)第三章第十四条要求,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其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工作进行直接领导。同时,独立性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其立身之本,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必须予以保证,并且明确内部审计在单位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例如,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与单位财务部门和监察部门权责分离,职务分离,不得再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审计工作,有效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审计、独立审计、规范审计,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需的专业胜任能力,并定期接受后续教育培训,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支专业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队伍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同时,为了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内部审计人员就必须要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更好的胜任内审工作。由于医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广度与深度并存,除了大家所了解的财务审计外,还包括工程修缮审计、设备物资采购审计、药品试剂采购审计、设备维修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经济合同、招标文件审核以及会议监督等。因此,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除了学习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法律、信息等相关知识外,还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有关精神和方针政策,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和学术交流。单位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时,应考虑多元化,不仅审计和财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工程、法律、信息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需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例如参加国家卫健委组织举办的卫生计生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卫生计生经济大讲堂以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审计业务交流会和相关的业务培训会等,使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审计思路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审计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拓范围、转重心”,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打开新局面

根据新发布的《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全面覆盖、应审尽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凡审必严、防微杜渐;促进管理、推动改革的工作原则。因此,医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范围应改变其传统的领域,逐步拓展,实现审计全覆盖。例如,开展对单位重大政策执行、项目运行及其目标完成情况审计;工程建设全过程、设备物资采购(包括试剂、耗材)、国有资产管理(包括设备使用效益和维修情况)等有关经济项目审计;单位中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单位风险管理提出审计建议等。与此同时,“事后审计”这种重心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全面的、科学的开展。我们应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由传统的“事后审计”朝着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的手段也应与时俱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显得不合时宜,IT审计便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专业软件、系统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此加强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打开内审工作的新局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单位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有制可循、有规可依

为了确保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就必须要建章立制来规范内审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依据上级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审计实施办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实施办法》等各种内审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调整完善、贯彻落实有关内审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单位内审工作,防止审计随意性,保证了各项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在新时代下,全面高效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夯实了基础。

(五)提升事业单位内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可解读为国家要发展,人才及其运用是关键。同样的道理,单位要发展,人才的运用也是关键。那么如何合理地去运用内审人才,除了需要有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外,单位还应适当提升内审人员的工作地位,强化其职业认同感,让内审人员时刻关注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对一切涉及单位利益的事项都可以保持高度的警惕,让保护单位经济建设成为内审人员的一种使命。同时,建议单位给与内审人员良好的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以此提高内审人员的归属感,让其对单位有着像家一样的感觉,做到单位的事就是“家里的事,自己的事”,大家齐心协力,积极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姚远.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8(14).

[2]赵延军.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2).

[3]秦宇.探析新时代下的高校内审工作[J].当代会计,2018(4).

[4]陆丽虹.新时代内审工作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9).

[5]李玉珠 .新变革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8(1).

[6]刘青.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2018(8).

[7]陈忠保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