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政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59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范伟玲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审计局 017000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过后,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一段特殊的时期,在经过金融危机的重创后经济缓慢回升,但是否能完全回升目前尚不能完全肯定的一个缓慢的复苏阶段。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触底回升,通货膨胀严重,失业压力大。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财政;经济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财政政策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计划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计划,是我国政府在全面分析我国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我国的综合经济形势做出的决定。2011年我国施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2010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2.重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民生、结构调整、社会事业、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等重点突出;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上量的增长,降低行政成本;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建设。
3.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由全国23%的县扩大到40%的县,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支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
(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结构性减税
税收为缩小贫富差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有力杠杆,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我国为调节收入分配,改善民生,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在以下几项内容上:
1.改革增值税。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性转为消费型,这是我国在单项税制改革方面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每年减收超过1200万元。
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增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的速算扣除标准,这样可以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稳定经济关系。
3. 相应调整营业税,改革内容为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依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我国当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为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大范围的干预,以至于财政支出出现了大量的“越位”问题,同时财政支出也存在应该注意但却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即财政支出的“缺位”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难以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1.我国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为快速调整经济,支出范围过宽,一些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依然被纳入财政分配的范畴。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必须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从财政支出中果断的分离出来。
2.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存在“缺位”问题,不但会使政府难以弥补市场失效的缺陷,还会增加企业和人民的负担、扰乱国民经济分配秩序,从而削弱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
(二)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措施,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不管是来自于城市的需要,还是来自于农村的倾向,必然会引起一定数量的农民进城。然而这样会更加剧城市房价的上涨,更合理的做法是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城镇化。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以此解决三农问题,这样的城镇化可以减少城市房子供应的压力。
(三)加大收入分配力度改革
后金融危机时代,居民收入差距更加加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民生的健康发展。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平主要有三种: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并且在逐年下降;二是垄断行业收入非常高而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偏低;三是乱收费罚款等现象严重。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历来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途径:
1.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完成初次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缩小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如果单纯的通过对低收入者涨工资的方式来调节,不仅难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还会降低企业创造就业的积极性。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个人所得税一直在改,但是难以取得效果,最近,个人所得税又被推到了前台。可见,要缩小收入差距,还是因该在水质改革上寻找突破,立足于有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2.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领域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数据显示,我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只有12%,这表明了我国财政的公共性差。所以我国财政的公共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财政预算制度确保需求,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的政府投入,进一步完善我国是社会保障体系。
3.通过慈善事业来进行第三次分配。慈善事业是通过个人的行为与道德建立起来的,在社会捐献的基础上,并且被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容,是一种对弱势群体提供保护的公共方式。
三、总结
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经济在缓慢的恢复,当前我国经济虽有企稳回暖迹象,但是在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过于乐观。财政政策必将在加强宏观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改善民生工程、夯实未来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显现出积极的效应,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发挥市场机制,要合理利用政府投资,要重视政策的“基础效应”并考虑到政策实质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张怡恬,“把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的任务”[J].《人民日报》,2011年第3期.
2.马景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银行的战略选择”[J],《中国财政》,2010年第12期.
3.徐飞,“基于我国贸易结构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究”[J],《金融经济》,2011年第3期.
上一篇:浅谈会计的国际协调
下一篇:零售商为何青睐基于位置的移动体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