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248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内容,新常态本身催生了新业态、新经济,即知识经济体系的构建。正是在知识经济背景的影响下,中国企业更加战略性、理性、稳健地发展,承担起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加明确的责任定位和内部审计的创新驱动力。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常态下的知识经济背景,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论述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未来发展创新路径。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企业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路径
 
企业内部审计代表着他们对自身经营活动的有效规范,希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为企业抵御更多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在习近平新经济时代,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督体系,确保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正视内部审计困境,促进企业科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现实意义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党和国家要建立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围绕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创新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监督作用,形成企业内外监督合力。首先,要促进内部审计的全面有效开展,从本质上分析各方的委托责任,保证内部审计的渐进式发展,努力将企业从最初的财务领域延伸到管理领域,即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改变工作重心,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适应奠定新的基础;其次,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结合知识经济的背景内涵,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考虑到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审计思维需要有新的变化,从审计内容、管理策略到审计结果等等,以不断推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满足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升级条件,提高企业的治理效果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创新不仅是为了响应十九大精神,也是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完善,围绕新的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的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应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充分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重新思考组织深化改革的进程,推动内部组织高质量发展,实现内部审计创新和创新成果,提升治理水平。
最后,各级企业要学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8年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时代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主题,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积极思考新时代内部审计的基本发展方向,坚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政治立场,增强意识,努力开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局面。当前,中国企业需要正视和明确自身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进而基于创新发展的方向提出好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从企业的角度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踏上新经济时期发展的新征程而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新作为[1]。
 
二、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境
虽然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一直在建设和完善,但实际上,企业自身在管理和内部审计方面仍然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所以当前的企业要想实现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必须面临以下困难。
 (一)内部审计的创新理念已经过时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创新理念已经过时的现实问题。比如,企业内部仍然存在很强的物质导向风险的内部审计理念,但相应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理念却非常缺乏。这种过时的观念很容易导致内部审计冲突危机,降低内部审计的效率。传统的对事物的审核没有错,但是忽视对人和企业文化的审核就得不偿失了。
(二)内部审计创新模式的局限性
目前,企业风险导向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关注更多的方面,不仅是财务会计,还包括企业战略、治理和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因此,传统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严重的局限性。然而,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不符合十九大精神倡导的科学健康发展属性。这是因为内部审计缺乏与企业内部组织包括社会组织的深度融合,对战略管理的重视和参与明显不足,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落后的内部审计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在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上相对落后。传统企业未能将内部审计的所有关键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总体表现为在线网络审计能力不足,信息化审计技术应用尚未成型,未得到有效推广。在当今崇尚知识经济的时代,这种现象的结果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必须改进、优化和丰富自身的内部审计方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手段,才能完成各项内部审计任务。
 (四)内部审计存在边界限制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边界限制,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深水区,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再固守传统的审计理念,而应突破边界限制,实现本土化审计与国际化审计的对接,始终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这种边界限制不仅包括局部边界限制,还包括意识限制和人文文化限制[2]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结合以上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内部审计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必须创新思路,大胆突破,实现从人到事的全面内部审计改革,重新梳理思路,拓展未来内部审计发展优化的新路径。
 (一)从思想上树立人本增值内部审计理念
企业内部审计仍应遵循十九大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树立人本增值内部审计理念的优化趋势。目前,在这样一个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抓住以人为本的价值增值这一关键点,满足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理念相互转化的条件,从而优化和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将其定义为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当然,在十九大精神倡导创新理念的理念指导下,企业也应该更多地思考人本增值内部审计理念的创造性、价值增值性和剥削性价值内涵,从而摆脱传统的物化风险,实现企业的资本保值。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结合收入、利润、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等物化财务指标,进一步明确经营目标,更加重视企业物化风险控制,规避欺诈、流动性、经营、市场等内部风险。将人本增值内部审计理念与企业人本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确保自身内部审计理念的又一次创新和优化。
(二)从战略上构建企业内部治理的创新审计模式
如前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必须具有战略意义,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内部治理创新审计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企业必须既做好内部综合管理,又做好审计模式管理,主动从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激烈市场竞争。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导向审计具有一定的战略属性,可以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理念,完善治理导向审计机制的基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因此,企业必须将治理内部审计与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治理联系起来,在企业内部形成紧密的战略调整关系,适当提高审计切入点和辐射面,最终扩大审计范围。战略上,构建公司治理导向审计创新模式的目的是衍生出更多的新模式,如治理结构审计、治理行为审计、治理机制审计和战略制定与实施审计等。甚至包括代表政府和企业主的企业权力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
 (三)正式充实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
如前所述,中国企业不仅要在经济市场有所作为,还要渗透到文化市场正式充实内部审计的内容,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阐述的文化战略思想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企业看来,内部文化审计的内容更加新颖和多维,需要社会责任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例如,目前在企业中流行的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审核体系。这一文化审计体系希望全面参与企业的文化评价过程,有效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审计控制下的企业文化、制度、行为、物质等内容和责任,从而帮助企业在社会责任审计管理过程中找到与自身经营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除了构建文化审计体系,还需要构建企业知识资本审计体系,结合人本资源和其他知识资源,考虑不同知识资本之间可能的关联性、协同性和差异性。再有就是核心竞争力审计体系的构建,强调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重新实现企业资源综合资本的有效配置,分析它们的经营状况,看它们能否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容,有利于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链网络,也对巩固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起到促进作用。
 (四)从科学信息化理念突破企业内部审计边界
当前,企业必须在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懂得合理、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理念,有助于企业突破知识边界。
为此,企业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细致、内容部署均匀合理的“互联网加内审体系”。该体系仍应以内部审计平台为基础,结合信息安全审计防控体系作为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互联网加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一步创新内部审计思路。四个阶段分别是:(1)梳理传统内审体系思维,设计内部设计创新技术流程图→(2)建立内审操作体系→(3)建立内审管理制度→(4)实施非现场审计。
要特别强调非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是结合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SAP管理解决方案构建的可扩展的内部审计远程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很好地收集远程数据,也可以实现内部审计与企业间大量信息流的联动,为非现场审计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依据[3]。
总结: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企业必须创新和丰富自身的内部审计机制,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管理。真正带领企业进入习近平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不断优化自身内部审计的发展环境和成长条件。
 
参考文献:
[1]毕培林.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商情,2016(19):8.
[2]张义辉.关于我国石油企业审计工作方式的创新路径[J].商情,2018(8):155.
[3]王松青.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7(4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