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管理纵横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245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聚焦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研究发现,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理念滞后、系统不完善、实施机制缺失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平衡计分卡(BSC)等现代管理工具,提出从创新管理思路、科学制定指标、规范过程管理及依托企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理论支持,还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的改进路径和策略,以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企业管理;竞争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革新和提升。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逐渐受到各类企业的重视。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小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优化。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理念、系统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科学的绩效管理思路,助力其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本研究也为其他领域的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及具体改进措施。

 

1.4 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对中小民营企业及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包括中小民营企业的定义及特点、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深入分析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总结其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四章介绍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提出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中小民营企业与绩效管理概述

2.1 中小民营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通常是指规模相对较小、由个人或家族所有并经营的企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定义,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员工数量较少、资产规模较小,但在促进就业、活跃市场经济和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企业通常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等特点。但由于规模和资源的限制,它们在融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此外,中小民营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2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反馈,设定组织目标,衡量实际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改进,以提高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量化和非量化的指标综合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结果,还注重实现结果的过程,强调持续改进和提升。常见的绩效管理工具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360度反馈等。

 

2.3 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员工,使全体员工的工作方向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其次,通过持续的绩效评估和反馈,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绩效管理还能够激励员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降低员工流失率。最后,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4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特殊性

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绩效管理具有特殊性。首先,中小民营企业往往缺乏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仅停留在表面,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其次,中小民营企业的资源有限,常常难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复杂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此外,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风格较为灵活多变,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设计和实施绩效管理体系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采用简便、实用、灵活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3.1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却相对较低。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尚未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或者即使有相关制度也未能有效执行。这导致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难以准确评估员工和部门的实际贡献,影响了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此外,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资源有限、人才短缺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绩效管理的实施和发展。

 

3.2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3.2.1 绩效理念落后

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绩效考核阶段,即单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理念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表现,还容易导致员工为了达到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发展。此外,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其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未能将其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

 

3.2.2 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

中小民营企业在设计绩效指标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企业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指标体系,忽视了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另一些企业则过于追求量化指标,导致无法全面评估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不合理的指标设置不仅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还可能导致员工行为偏离企业目标。

 

3.2.3 绩效反馈机制不健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但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些企业缺乏系统的反馈机制,考核结果仅仅用于薪酬调整或奖惩决定,忽视了与员工的沟通和指导。这种缺乏互动的反馈机制不仅不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3.3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此外,一些企业存在“家族式管理”现象,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这种不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仅影响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还可能引发内部矛盾和冲突。

 

3.3.2 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局限

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出身草根,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上存在明显不足。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绩效管理知识,对如何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标准以及有效实施激励机制等方面知之甚少。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局限直接影响了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

 

3.3.3 企业规模和资源的限制

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在实施绩效管理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资金有限导致企业在引入先进管理工具和技术方面存在困难;其次,人员短缺使得绩效管理的具体操作难以落实到位;最后,时间紧迫和市场压力使得管理层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长期的绩效管理规划和实施。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的投入和发展。

 

第四章 平衡计分卡(BSC)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4.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

4.1.1 BSC的定义与起源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绩效管理工具。BSC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包括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通过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企业绩效。其核心理念是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全面管理和提升。

 

4.1.2 BSC的四个视角

BSC通过四个视角来综合评估企业绩效:

 

财务视角:关注企业的财务表现,如利润、投资回报率、成本控制等。这是传统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

客户视角:评估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客户获得率、客户保持率等指标。

内部流程视角:关注企业内部运营流程的效率和效果,包括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创新能力等。这一视角旨在找出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改进。

学习与成长视角:评估企业在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长期发展潜力。主要包括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满意度、信息资本等指标。

4.2 BSC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4.2.1 财务视角的应用

在财务视角下,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BSC设定具体的财务目标,如年度销售额增长率、利润率、成本控制等。通过定期监控这些财务指标,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状况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某制造企业设定年度销售增长率为15%,每季度监控实际销售情况,如果发现未达到预期目标,则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4.2.2 客户视角的应用

在客户视角下,企业需要关注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等指标。例如,一家服务公司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进而改进服务质量。通过分析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企业可以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某餐饮企业通过客户反馈发现菜品口味有待改进,随即优化菜单并推出新菜品,成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回头率。

 

4.2.3 内部流程视角的应用

在内部流程视角下,企业应重点关注生产和运营流程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一家物流公司通过BSC优化配送流程,减少货物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具体措施包括重新规划配送路线、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等。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审查和改进内部流程,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某电子产品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4.2.4 学习与成长视角的应用

在学习与成长视角下,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例如,一家软件公司通过设立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某互联网公司通过建立内部知识分享平台,促进了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4.3 BSC应用的成功案例分析

4.3.1 案例背景与基本情况

某中型电子制造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到需要提升综合绩效管理水平。该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BSC),构建了多维度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实现战略目标。该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消费电子产品,年销售额约为5亿元,拥有员工800人。

 

4.3.2 BSC的实施过程与步骤

该企业首先成立了BSC实施小组,由高层管理者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战略规划: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包括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内部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

指标设计:根据四个视角设计了具体的绩效指标。例如,财务视角设定年度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客户视角设定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内部流程视角设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指标;学习与成长视角设定员工培训次数和员工满意度。

指标分解: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岗位,确保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绩效目标。例如,销售部门负责提升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生产部门负责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监控各项指标的表现。例如,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绩效评估,分析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反馈与改进: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和员工,制定改进措施。例如,针对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并进行员工培训。

4.3.3 应用效果与经验总结

该企业通过应用BSC,显著提升了整体绩效管理水平:

 

财务表现:年度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8%,超过了预期目标;利润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客户满意度: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0%;市场份额增加了5%。

内部流程:生产效率提高了15%,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8%。

学习与成长:员工培训次数增加了50%,员工满意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第五章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5.1 创新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

5.1.1 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工具

中小民营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以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平衡计分卡(BSC)作为一种多维度的绩效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全面评估和管理绩效。企业还应探索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360度反馈等工具,以丰富绩效管理手段。此外,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5.1.2 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是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设计涵盖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视角的指标体系。每个视角下的指标应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例如:

 

财务视角:年度销售增长率、利润率、成本控制等;

客户视角: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客户投诉率等;

内部流程视角: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创新能力等;

学习与成长视角:员工培训次数、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等。

5.2 完善绩效管理的制度与流程

5.2.1 制定详细的绩效计划与方案

制定详细的绩效计划与方案是确保绩效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目标,制定具体的绩效计划和行动方案。例如:

 

销售部门:目标为年度销售额增长15%,具体行动方案包括拓展新市场、增加客户拜访频次等;

生产部门:目标为提高生产效率10%,具体行动方案包括优化生产流程、引进先进设备等;

研发部门:目标为推出两款新产品,具体行动方案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合作等。

5.2.2 强化绩效反馈与沟通机制

强化绩效反馈与沟通机制对于提升绩效管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企业应建立定期的绩效反馈机制,通过绩效面谈、员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向员工反馈绩效评估结果,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措施包括:

 

每月进行一次绩效面谈,讨论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每季度召开一次员工座谈会,收集员工的反馈和建议;

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绩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计划。

5.3 提升绩效管理的执行力与实效性

5.3.1 加强管理者的领导与执行能力

管理者的领导与执行能力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企业应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和发展,提升他们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组织管理者参加领导力培训课程;

开展管理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管理经验和心得;

设立管理者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他们不断提升领导能力。

5.3.2 增强员工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增强员工的参与感与认同感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绩效管理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到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员工提案制度,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设立员工奖励机制,对在绩效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5.4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5.4.1 信息化手段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手段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具体应用包括:

 

数据收集与分析:利用信息系统自动收集和分析绩效数据,生成报表和图表;

在线评估与反馈: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绩效评估和反馈,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绩效监控与预警:建立绩效监控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绩效问题。

5.4.2 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对于提升绩效管理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和处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意见箱:在企业内部设立意见箱,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在线调查: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在线调查,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和需求;

召开反馈会:定期召开反馈会,总结和讨论信息反馈情况,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理念、系统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绩效理念落后、指标设置不合理、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企业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如平衡计分卡(BSC),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与流程,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本文还总结了中小民营企业在实施BSC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总之,中小民营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应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文对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研究样本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和行业,可能无法全面代表所有中小民营企业的情况。数据收集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可能存在主观偏差。此外,本文提出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扩大样本范围,涵盖更多地区和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动态跟踪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探讨更多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提升绩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亚娟.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业绩提升[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