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然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投资计划管理显得越发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在投资计划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效益和长期发展。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益和降低投资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投资;计划管理;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F270
投资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筹集、运用计划,投资计划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计划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将有限的投资分配到经济效益最大的项目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到较多因素影响,致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且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投资计划进行管理,把握投资计划管理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知投资计划管理具有的特点和价值,方能够制定出高质量的投资计划,进而从容面对投资存在的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较多企业的投资计划均存在严重问题,包括不科学、不严谨、投资计划管理散漫等,影响企业发展。
一、企业投资计划管理的理论基础
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投资目标,还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投资管理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利益,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在进行投资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方面进行策划、评估、决策、实施、控制等行为过程。为达到企业目标,企业进行资金支出的过程,也即为投资。企业投资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否投资正确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变化,且长远投资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对企业的投资计划进行管理意义显著,且对企业发展十分关键。企业进行投资计划管理具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够提升企业对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企业在正常运行中,常会有闲置资金,但这些资金未投入使用,导致出现资金上的浪费,而合理的投资能够将企业闲置资金充分利用起来。二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通过合理的投资,将闲置资金利用起来,为企业带来更多渠道的收益。三是扩大企业经营,通过合理投资,进行生产活动,利用投资控制更多公司,进而壮大企业自身。因此,对企业投资计划进行管理,促使企业投资顺利进行,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价值。
项目选择理论是企业投资计划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强调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投资项目。项目选择包括多种方法和工具,其中最常用的是净现值法(NPV)和内部收益率法(IRR)。净现值法通过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成本,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若净现值为正,说明项目具有投资价值;反之,则不可行。此方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依据。内部收益率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即使得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内部收益率越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越高。
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期间,计划是以基础职能形式存在的,可以保证企业投资具有准确性。若投资项目涉及的金额较大,那也就说明投资风险较大,且投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同时伴有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导致形成复杂的项目投资行为。也正因如此,企业也更应该对投资计划进行管理,并在计划实施期间对项目运营和售后进行管理。计划管理是针对企业投资而言的,投资计划管理是企业投资的第一步,若发生投资偏差即会导致计划无法充分发挥其该有效能。因此,企业的项目在投资期间,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式,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面考察,保证项目在投资时,能够快速找准市场供求,精准定位产品定位,根据企业实际预测的项目投资成本、投资实力、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投资计划。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所编制的项目投资计划应该具有可行性,深入分析投资计划存在的风险,保证投资项目和投资目标得以明确。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系统、应急预案和风险控制措施等。
二、影响企业投资计划管理的因素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投资计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计划不仅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投资计划管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使得投资决策变得复杂而充满挑战。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1.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企业制定投资计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例如,在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进行投资,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则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
2.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需要评估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包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等,并将其与潜在收益进行对比。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在制定投资计划时,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因素,确保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3.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是影响企业投资计划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项目逐渐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然而,高新技术项目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制定投资计划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水平因素,评估项目的创新性和成长潜力,以及相应的技术风险。
4.风险偏好
企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投资计划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态度存在差异。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的企业可能更愿意承担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而风险偏好较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选择稳健的投资项目。因此,在制定投资计划时,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5.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计划管理。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的调整都可能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产生重要影响。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三、企业投资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阶段,大部分企业存在投资计划管理不完善情况,致使不能够顺利进行投资计划管理。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体系包括:前期投资规划、项目设立、投资计划编制、评审、决策、计划实施、结果评价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均不可缺少。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某一环节缺失情况,比如有的企业仅进行投资设计、不对投资计划进行审核、不跟进投资计划实施,企业管理人员未认识到企业进行投资计划是完整的体系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且相关人员在进行投资计划管理时未按照有关步骤实施。如果企业内部缺少完整的投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极易陷入各种误区,导致对投资行为无法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不能够将工作责任落实到责任人,不能够发挥投资计划管理制度中引领和统筹的作用,最终致使投资计划管理仅流于形式,加大企业投资风险。也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虽然意识到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但是在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投资计划管理体系时加入较多无关内容,进而增加管理人员审核时间。长此以往,不但影响企业各类投资的进行,而且会增加管理成本,进而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不具备完善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是导致企业投资无法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2.投资计划和企业发展战略不符
大多数企业的投资计划和自身的发展战略不符,致使投资计划不能够顺利进行,影响最终效果。发生此种情况原因在于: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对投资计划管理重视程度较低,缺少投资规划等关键环节,制订的投资计划仅流于形式,未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同步。二是有部分企业的投资计划管理和战略部署工作分为两个职能部门,战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年度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投资计划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规划企业投资,并对投资进行管理。在这类企业中,将企业投资计划工作纳入计划部门,可导致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仅依靠计划部门进行。也有一部分企业将投资计划管理和战略发展归为一个部门,但是在这个部门中制订投资计划也仅仅是依靠计划岗位的工作人员,战略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参与投资计划制订,也不参与投资计划的审核及把关。两个岗位之间不共享有关投资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同步,影响企业投资计划编制的质量。企业投资计划管理无法依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岗位进行,缺少与企业战略相符的投资计划,更缺少实际发展战略支撑的投资计划管理,既不能够发挥投资的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3.投资计划编制方式不科学
就当前企业投资计划编制方式而言,应用传统的投资计划编制方式,在启动投资计划时,首先将企业近期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以及已参与的投资项目信息进行整合,再将整合后信息上交给负责投资的计划管理人员,对该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审核,根据最终整理结果确定投资依据,且在投资计划无法保证利益最大化时随时调整投资计划。虽然这一投资计划编制方式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相关人员耗费较多精力,导致工作进度较慢。同时,不合理的投资计划编制也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集团企业为例,在制订投资计划时经常是子公司向母公司汇报,母公司对其进行指导,给出指导意见,这样虽然可促使子公司得到更好的指导,但是母公司不一定完全掌握子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导致给出意见不适合子公司。另外,有的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计划实施“一刀切”方式管理,该现象导致子公司在面对优质项目时不能够拿到与之相应的投资数额,不仅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展,且会导致项目开发方失去对整个集团公司的信任。
四、优化企业投资计划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体系
企业需完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主要从投资规划、项目设立、计划编制、审核决策、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管理,以期建立闭环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促使投资计划管理能够顺利进行。一是对现有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明确相关内容、管理职责、管理流程、计划编制等,从而为投资计划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明确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项目、编制投资计划。企业应该建立项目储备库,将符合企业战略发展,以及评估后投资前景较好的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在计划编制前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项目[12]。三是严格审核投资计划,注重对投资项目启动原因、项目立项批复、文件批复、项目内容建设、财务数据等进行审核。符合投资制度规定的投资项目,在投资金额较大情况下,可依照项目的紧急程度进行投资计划,使得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进而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四是明确部门对投资计划管理的职责,相关管理人员需对投资计划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后批准执行。企业的相关部门,包括财务部门、战略部门、技术部门、风险评估、法律部门,均需从自身专业角度对投资计划进行审核、把关,并给出审核意见。各个部门之间需分工合作,保证制订投资计划科学、合理,保证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且规范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五是在企业投资计划实施期间,应该对整个投资计划进行跟进、监督。建立投资计划执行台账,实时跟进计划实施进度,掌握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同时,还需加强对企业外部环境、项目本身变化进行判断,评估投资风险,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避免发生经济损失。如果发现影响企业投资计划事件时,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采取止损措施,如有需要应该启动终止计划,或者退出工作,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再决策。六是在投资计划周期末加强对投资计划统计分析,并将前期计划和后期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投资经验,以防后期投资中发生此类问题。
2.需将投资计划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
企业在制订投资计划时,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将投资计划和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结合,促使企业能够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在发展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结果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投资计划编制打好基础。其次,管理人员应该负责对投资计划管理、战略部门负责内容进行调整,注重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还可以组织进行专题教育培训活动,促使负责投资计划的管理人员正确认知投资计划工作内容,以及战略价值,从而丰富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保证高水平、高素养工作人员进行投资计划管理工作。
3.优化投资计划编制方式
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优化企业投资计划编制,促使投资计划管理工作可以具有时效性。第一,调整传统的投资编制方式,使用全新的工作观念制订出与本企业发展相符的投资计划,比如,在制订投资计划前,需结合市场发展形势、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优化战略规划,明确投资方向,一定程度减少后期调整投资计划管理方案的时间,提高投资计划编制效率。第二,在整个投资计划制订中,应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定性分析指的是:对企业投资项目所处的宏观经济、政治环境、战略部署等进行分析,明确投资方向;定量分析指的是:分析针对数据,结合财务数据、投资数据等信息,明确企业投资规模。根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将二者充分融合,促使企业投资计划能够在当前形势,以及当前政治环境下,同时到达收益最大化[17]。第三,需要细化周期内投资计划,促使计划编制具有准确性,进而使得计划执行情况符合预期。比如将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到季度、月度,应用在年度投资计划预算管控下分批次制订、下达投资计划的方式,提升投资计划的管理效率。
4.创新投资计划管理手段
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深入分析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完善投资计划编制,还应该创新投资计划管理措施,进而一定程度提高企业投资计划管理效率。首先,企业应该在投资计划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比如联合企业精细化管理部门人员共同对投资计划进行编制、审核,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投资计划制订;也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精细化理念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宣传教育等,使得企业内部具有精细化的投资计划管理团队。其次,建立、健全投资计划管理考核制度,结合相关制度规定,管理人员需从计划制订和计划执行两个方面制订考核标准,对项目资料、项目合理性、数据准确性、计划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建立投资计划管理考核机制,为投资计划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薪资、绩效挂钩,保证投资计划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执行的投资计划符合预期。再次,灵活管理投资计划,可以将企业内部资金和现金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投入到投资计划,另一个部分作为企业备用资金。其中备用资金用在企业需紧急进行,但是未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投资项目,结合本年度企业战略发展、资金储备情况、投资额度,明确直接参与投资计划的资金比例和备用资金比例,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最后,在投资计划管理中融入项目管理方式,增强投资风险分析。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台账,将企业投资计划的投资项目纳入投资项目管理台账,并且按照PDCA,即计划-执行-验证-改进流程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实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实时掌握项目动态、投资执行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风险预防和投资计划管理之间的关系,评估投资的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结合评估结果明确未来可以参与的投资项目,促使企业能够参与更多优质的投资项目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只有制订高质量的投资计划,才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强化投资结构,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保障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故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投资计划管理人员需确定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并完善投资计划管理体系,将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有效结合,优化投资计划编制,创新投资计划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得企业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谢淑英,徐泉根,等.电网企业投资计划与财务预算两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0(7):31-34.
[2]刘庆文.外商投资企业要“优生”更要“优育”——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1991(10):24-25.
[3]邓斌,刘海风,袁帅.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资企业在非洲矿业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20,40(9):176-181.
[4]张晓敏.中资企业在缅甸投资争端解决途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2021(3):83-86.
[5]Мykola Zos-Kior, Shkurupii O , Hnatenko I ,et al.Modeling of the Investment Program Formation Process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the Agrarian Cluster[J].Europe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1, 10(1):571.
[6]伍培,党萧,陈龙,等.国有投融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对策措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45(6):11-14.
[7]程虹,胡德状.企业过度投资挤出了创新吗 ——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4):79-88.
[8]邓斌,刘海风,袁帅.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资企业在非洲矿业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20,40(9):176-181.
[9]Antretter T ,Charlotta Sirén, Grichnik D ,et al.Should business angels diversify their investment portfolios to achieve higher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knowledge access through co-investment network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20, 35(5):106043.
[10]刘承伟.饲料企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企业投资战略管理与决策》[J].中国饲料,2022(7):151-152.
[11]徐保昌,潘昌蔚,杨志龙.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20(7):55-62.
[12]王静,谢淑英,徐泉根,等.电网企业投资计划与财务预算两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0(7):31-34.
[13]Shen,Liangfeng,Li,et al.Research on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Safety Problems[J].中国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8, 6(1):7.
[14]孙玉臣.加强投资控制,推动企业投资计划管理上新台阶[J].管理学家,2011(10):798.
[15]吴雪娇.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策略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22):38-38+40.
[16]畅波,成飞龙,刘崇兴.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美国政府发展风险投资的方法科技风险投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6):8-9.
[17]詹伟,郭峰,王婕,等.省级电力公司投资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电力信息化,2011,9(12):49-52.
[18]许延军.企业投资计划管理决策体系完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127-128.
[19]Liu B , Luo C , Meng F ,et al.Modeling venture capital networks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ntrepreneurial equity financing: An 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21, 95(3):102936.
[20]Chemmanur T J , Hu G , Wu C ,et al.Transforming the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of private family firms: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0, 66(2):1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