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赋能乡村振兴: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12-09 点击: 298 发布:《现代商业》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普惠金融的推进促使农村商业银行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此举旨在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农村地区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工具,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广大农民和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数字化转型在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及提升竞争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现状,结合案例研究,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能够更加有效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策略建议。这些措施包括完善金融风控体系、加强多方合作、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等,旨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金融风控;数据安全

 

一、引言

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其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随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及新型农民主体的兴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促使了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进行。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柱,其数字化改造是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关键一环。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这些银行能够精准分析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的具体财务需求,并据此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及客户忠诚度。此外,农村商业银行利用数字工具来洞察市场需求,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农村区域对于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这种转型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也为促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普惠金融相关概述

1.普惠金融的基本概念

普惠金融涵盖了五大核心要素:可获取性、定价的合理性、便捷度、安全性和全面性。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一项金融服务是否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普惠金融旨在满足长尾市场的服务需求,这一市场主要由弱势群体和个人组成,包括低收入者、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老年人以及残疾人。

可获取性是普惠金融最基础的要求,它涉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达性及覆盖范围。这包括金融服务网点与产品在地理上的分布密度,以及金融服务对整体人口的可达性比例。价格合理性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关注的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定价机制。这确保了服务的价格既公平又合理,没有因客户群体的不同而产生歧视,同时也保障金融机构能长期提供经济上可持续的服务。便捷性是指金融服务获取的难易程度,涵盖时间、地点和交易成本等因素,以确保用户能在较少障碍的情况下获得所需金融服务。安全性则涉及到金融服务的合法性及其安全标准,包括金融账户和托管基金的安全指标,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最后,全面性要求提供一系列基本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取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核心服务,以及投融资、理财、担保、支付和结算等相关附加服务。此外,还应涵盖征信、金融教育和维权等全方位的个人和公共服务。

2.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理论

普惠金融理论作为一种经济学框架,主要关注金融发展与金融福利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强调金融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因此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农村普惠金融的理论架构由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中,农村发展资金往往不足,这要求将农村区域纳入金融机构的发展规划中,并建立一个有效的信贷系统以满足农村借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是农村普惠金融理论的重要部分,它强调加强农村地区的信贷机构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政府应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促进农村储蓄向金融机构的转移,并提高这些机构的信贷中介功能。此外,构建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机制,增强信贷供给和竞争力,提升资本介入和运营效率,按照市场准入规则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从而提高它们的信誉度。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构成了农村普惠金融理论的关键部分。为了确保低通胀率并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增长,应考虑适度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从而为现有的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此外,通过实施合适的政策以降低利率,同时保障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实现收入增长的目标。最终,高效地回收贷款和创新融资模式,将实际销售与融资活动相结合,是优化金融市场运作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1.数字技术在农贷产品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农贷产品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例如,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借助耳标标识每头生猪,并通过线上数据库进行动态监控,确保抵押物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这不仅降低了风险,还提升了贷款审批和发放的效率。截至20229月,该合作社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4亿元,服务农户6800余户次。这种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农贷产品的可得性和覆盖范围。

2.数字技术在农村场景和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农村场景和系统构建中的应用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农村资源系统的连接,银行可以利用数据沉淀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例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创建了农村电商交易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获取真实的经营数据用于风险控制。工商银行推出的融e购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商城卖家和买家提供融资支持,目前拥有超过1.46亿的用户,年交易额超万亿元。这类平台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还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

3.数字技术在涉农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大难题。数字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风险控制的效果。通过大数据技术,银行能够保持信息的对称性,制定正确的授信决策。例如,江苏省联社开发的客户风险预警系统整合了内外部数据,自动生成客户画像并进行风险预警。物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如无锡农商行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确保抵押物的安全。区块链技术则有助于追溯经济活动历史,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涉农贷款的风险显著降低,不良贷款率得到控制。

 

四、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1.注重在农村金融领域长期持续的投入

在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长期持续的投入是确保转型成功的基础。数字技术发展迅速,银行机构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施,以保持竞争力。具体而言,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保长期的投入:

 

资本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包括硬件设备的升级和软件系统的开发。每年从营收中拨出一定比例用于数字化转型项目,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人才引进与培养:吸引金融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内部培养也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让现有员工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知识。

 

科研合作: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机制保障:建立长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把数字化转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构建容错机制,允许在创新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失误,从而鼓励更多的尝试和突破。

2.进一步完善相关金融风控体系

完善的金融风控体系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农村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具体措施包括:

 

大数据风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例如,通过汇集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等多维度的数据,建立完整的农户信用档案,以便准确评估信用风险。

 

智能风控平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风控平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时监控和预警潜在风险。例如,苏州银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了对贷款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

 

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可以用于涉农贷款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笔贷款的申请、审批、发放和还款情况,确保信息透明和数据安全。

 

物联网监控: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动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例如,无锡农商行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控抵押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置,降低抵押物的风险。

3.加强与多部门、多机构间的合作

数字化转型不是仅靠银行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事业,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部门、科技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

 

政府支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例如,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共享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数据,提升风控水平。同时,参与政府主导的金融科技项目,借助政策的红利加速转型步伐。

 

科技企业合作:与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例如,与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公司合作开发数字钱包、智慧支付等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跨行业合作: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展合作,拓展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例如,与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营销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行业协会合作:加入相关的金融科技协会或联盟,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技术交流活动。例如,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参与数字金融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农村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还能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接下来部分将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五、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

1.顶层设计不足与体制机制不优的挑战

1)顶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许多银行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导致数字化进程停滞不前或事倍功半。主要问题包括:

 

缺乏系统性规划:部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目标,仅仅停留在局部功能模块的优化上。例如,一些银行仅关注电子渠道的建设而忽视了后台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体制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未能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例如,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跨部门协作困难重重,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领导层支持不足:部分银行的领导层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导致转型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容错机制缺失:很多银行缺乏鼓励创新和容忍试错的氛围,员工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大胆尝试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

2)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

为应对上述挑战,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全面改革:

 

制定系统性规划:银行应从战略层面制定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规划,明确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规划应涵盖技术研发、数据管理、业务创新、组织架构调整等多个方面。

优化组织架构:调整现有的组织架构以适应数字化需求。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或金融科技部门,负责统筹全行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设置灵活的项目团队形式,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强化领导支持:总行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和政策保障。各级管理层应参与到转型工作中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实施。

建立容错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的机制。对于在创新项目中尽职尽责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保护和支持,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完善考核体系:将数字化转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来。

2.资源投入较少与人才支撑不够的挑战

1)资源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银行在财务、时间和人力上的投入都显得捉襟见肘:

 

财务投入不足:相较于大型银行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较弱,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这直接导致了技术设备的陈旧和信息系统的滞后。

时间成本高:由于前期规划不足以及技术积累不够等原因,很多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往往遇到各种阻碍因素拖延了进度周期长且见效慢。

人才短缺严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银行更为明显他们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人才特别稀缺这直接影响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2)加大资源投入与人才引进的策略

为了克服以上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大资源投入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增加财务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数字化转型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发生。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一个全面的人才选拔和任用体系,主动吸纳外部的杰出人才,尤其是那些具备卓越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领军人物,以促进我们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此外,还需重视内部员工的发展与提升,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专业培训课程,持续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并胜任新挑战下的工作要求,从而为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且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旨在激发每位员工的潜能与才智,使他们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此外,这种文化环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加入我们,共同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3.数据治理困难与数据共享不畅的挑战

1)数据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但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数据治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银行尚未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数据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明确的流程规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等环节存在诸多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为后续工作带来重大困扰

标准体系不统一: 不同业务条线信息系统间的独立运作导致了数据共享障碍,这包括同一业务线上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及兼容性问题。这些挑战显著妨碍了跨部门的协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并增加了沟通成本,同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立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技术手段落后: 由于资金规模等因素的限制,部分银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导致其在数据处理能力上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充分利用海量数据背后的价值挖掘潜力巨大,亟待改善现状,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目标任重道远。

安全风险较高: 鉴于网络攻击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内部人员的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数据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其后果可能极其严重。因此,预防工作至关重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以应对这些威胁。

2)完善数据治理与促进数据共享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构建全面的数据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划分和细化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活动均能有序进行并有规可依。此举旨在减少个人干预的影响,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实现数据的长期稳定供应,本体系将为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持基础,从而推动企业向更高层级的发展迈进。

统一标准体系: 通过在整个银行内部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格式规范,我们旨在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增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性和互操作性。此举将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客户体验,使他们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还大幅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并有效传播了银行的正面品牌形象。随着市场份额的逐年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相信银行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机遇。

引进先进技术工具: 通过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对初步收集到的数据集进行深度清洗、加工与特征提取。这一过程旨在构建高效的预测模型,从而生成具有高度洞察力的报告,为管理层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其做出明智的策略决策。该分析不仅有助于全面把控业务全局,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确保竞争优势。凭借这种精准而深入的分析能力,企业能够稳固市场地位,如同磐石般坚不可摧,展现出无懈可击的态势。这种战略上的优势使得企业在面对挑战时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勇往直前,最终实现无人能敌的市场统治力。

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必须建立一个全面且系统的防护体系。这包括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并及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此外,还需要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并且定期开展数据备份与恢复演练。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