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近年来的中国并购大案中,有一个外资并购国企案例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认为是国有产权转让最成功的案例。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啤酒业并购金额最大的一宗收购案---全球第一大啤酒制造商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中国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并购背景
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荷兰喜力并购粤海啤酒;美国AB并购哈啤;华润并购狮王啤酒……这都标志着中国啤酒行业已进人全面整合时代。
面对这种态势,雪津啤酒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国内啤酒行业竞争形势的需要,实现"跨出华东、走向全国"的大发展战略,计划通过国有股权转让,引入实力雄厚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形成"强强联合",并与战略合作伙伴在品牌、技术、管理等企业诸要素上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占,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可持续稳步发展。
而面对中国市场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欧美国家啤酒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国际啤酒生产商纷纷通过并购抢滩中国市场,而已进入中国多年的英博更是把在华扩张作为全球战略重点。华南地区作为中国啤酒高消费的省份,是众多外资啤酒公司的必争之地,英博啤酒更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并购来进一步完善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实现公司长远的战略发展。
并购过程
2005年10月,截止于第一轮竞价,一共有四家啤酒巨头向福建产权中心递交竞标书,这四家巨头分别是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亚太酿酒〈喜力)公司、华润和燕京啤酒集团公司。
2005年11月,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组织的评审委员会对综合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进行了评审,英博、喜力和燕京进入了第二轮。随即三家公司开始对雪津进行第二轮报价前的尽职调査。12月上旬,尽职调查结束,燕京、喜力均不再报价,退出竞争。
并购结果
从并购后发展的情况来看,该并购已经体现出良好的多赢格局。雪津强大的团队优势、管理优势、本土优势和品牌优势与英博集团的资本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等相互叠加,高效融合,产生了 1 + 1》2的效果。在英博的帮助下,雪津实现了国际先进的ERP在莆田总部、三明分部及南昌分部的成功上线,搭建了数据化的管理大平台,使企业采购、物管、财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新天地;英博还结合雪津的优势,实现中西专家互动,英博专家多次到雪津生产现场实地考察,雪津专业人员则到比利时总部接受技术培训,雪津技术中心还将打造成英博亚太区的研发中心。另外,通过近一年的有机磨合和有效推行,英博雪津企业文化理念已在雪津团队中落地生根,并在经营实践中开花结果,凝聚成雪津争雄中国啤酒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外资方英博来说,目前福建雪津已经承担起英博集团国际性品牌的亚洲区生产任务,公司产品已通过新加坡出口 17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标志着雪津已经具备生产世界名牌啤酒的能力,朝着品质国际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模式解析】
企业名称 |
英博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 |
啤酒 |
价值主张 |
通过并购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
模式核心 |
1. 二次竞价模式促使并购过程更加市场化。在这次并购中,福建省国资委和雪津公司通过全球的招标竞购,经过精心的策划,采取两轮的密封竞价模式,确保了并购过程的市场化运作,保证了国有产权的合理转让。
2. 合理的评估机制提高了国有资产估值的准确性。通过对国企和外资之间的博弈,得出资产估值和并购价格。
3. 捆绑转让提高了外资竞标方的积极性。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国有股权只有39. 48%,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为吸引国内外啤酒巨头介入、提高吸引力,经其他非国有股股东同意,转让方案中设计了要约捆绑竞价转让方式。 |
赢利点 |
啤酒销售收入。 |
【点评精要】
2006年,英博啤酒集团收购福建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耗资58亿人民币,是目前外资在中国啤酒市场的资金最多的一笔收购。作为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业,雪津啤酒被收购前经评估的总资产为11. 51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5. 32亿元。接近10倍的溢价收购,反映了英博啤酒对雪津啤酒以及中国啤酒市场前景的看好。
企业并购是许多知名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方式,常见的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桩交易的看点在于,英博啤酒给雪津啤酒开出的10倍溢价收购金额。在高溢价收购的背后,是中国每年以30%左右速度增长的啤酒巿场,这让包括英博在内的世界排名前6位的啤酒巨头都已采取各种方式抢滩登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