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系统评估了苏宁和国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本文详细分析了两家公司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结合关键外部因素进行权重赋值与评分,最终计算加权分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苏宁和国美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应对威胁方面均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各自也面临不同的挑战。本文还通过对苏宁和国美的内部战略、运营效率、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它们在市场中的相对竞争力,并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战略建议。
关键词:苏宁;国美;市场竞争力;EFE矩阵;战略分析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家电零售行业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苏宁和国美作为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两大巨头,其市场竞争力备受瞩目。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传统家电零售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零售巨头的进入也对本土企业构成了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苏宁和国美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在新环境下的竞争态势。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系统评估苏宁和国美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
识别苏宁和国美面临的主要外部机会和威胁。
评估苏宁和国美在抓住机会和应对威胁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提出针对性的战略建议,帮助两家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作为主要分析工具。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行业报告和市场调查识别关键外部因素。然后,邀请专家对这些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和评分。最后,通过EFE矩阵计算得出综合得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此外,本文还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对苏宁和国美的内部战略、运营效率和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剖析,以补充外部分析的结果。
1.4 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
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苏宁、国美公司概况
详细介绍两家公司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业务特点。
第四章为苏宁、国美市场分析
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识别关键外部因素。
第五章为苏宁、国美EFE矩阵构建
构建EFE矩阵,对关键外部因素进行评分和权重分配,计算加权分数。
第六章为苏宁、国美内部因素分析
比较两家公司的内部战略、运营效率和财务状况,揭示其相对竞争力。
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
总结研究发现,提出战略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市场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快速变迁的家电零售行业。国外学者如Porter(1980)提出的五力模型广泛用于分析行业竞争力,他强调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被众多后续研究者引用和发展。
国内学者则更关注本土企业的特殊情况。例如,李明(2015)研究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竞争力,指出企业需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类似的,王丽(2016)通过对苏宁转型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战略调整及其效果。
2.2 苏宁、国美相关研究现状
针对苏宁和国美这两家家电零售巨头,已有大量研究聚焦于它们的市场表现、竞争策略及转型路径。张华(2017)详细分析了苏宁从传统零售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历程,认为苏宁的成功在于其及时的战略调整和多渠道布局。李强(2018)则通过对国美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其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策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此外,一些研究也关注苏宁和国美在面对电子商务冲击时的不同反应。赵勇(2019)比较了两家公司在电商领域的布局和成效,指出苏宁在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营销方面更具优势,而国美则在供应链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苏宁和国美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2.3 研究空白与本文贡献
尽管已有诸多研究涉及苏宁和国美的市场竞争,但仍存在一些空白。首先,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企业或特定时间段的分析,缺乏对两家公司长期竞争力的系统性比较。其次,关于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特别是缺乏基于EFE矩阵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构建EFE矩阵,系统评估苏宁和国美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填补了上述研究空白。具体而言,本文不仅识别并量化了关键外部因素对两家公司的影响,还结合内部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供更为全面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框架。这将有助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更好地理解家电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并为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三章 苏宁、国美公司概况
3.1 苏宁公司概况
3.1.1 历史沿革
苏宁创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南京,是中国领先的智慧零售服务商。最初以空调专营店起家,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等多品类的综合零售商。2004年,苏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随后在2019年剥离苏宁易购,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战略转型。
3.1.2 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苏宁易购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13000家线下门店,覆盖各类业态,包括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苏宁易家广场、苏宁仓购等。线上业务方面,自有平台交易额显著提升,开放平台继续加快拓展。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58.59亿元,同比增长5.07%。
3.1.3 业务特点
苏宁的业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线下融合:苏宁推进线上线下全场景融合,通过云店、常规店、县镇店等多业态协同发展。
开放平台:持续加大开放平台建设力度,丰富商品供应,优化商家生态。
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已在48个城市投入运营112个快递驿站。
数字化转型:深化零售能力建设,加强用户运营和商户运营,实现零售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3.2 国美公司概况
3.2.1 历史沿革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知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创始人黄光裕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扩张,开设了多家分店。2004年,国美在香港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国美加速向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转型,全面推进“家·生活”战略。
3.2.2 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国美在全国拥有超4000家门店,覆盖700多个城市。其中,线下门店数量明显减少,但县域店数量增加至1607家。线上平台方面,真快乐APP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千万以上,GMV达到200亿,订单数量显著增长。
3.2.3 业务特点
国美的业务特点主要包括:
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国美致力于打造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运营,形成全场景互联。
供应链优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社交电商平台:推出真快乐APP等社交电商平台,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吸引年轻消费者。
县域店扩展:积极扩展县域店网络,挖掘下沉市场潜力,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第四章 苏宁、国美市场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1 政治法律因素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零售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的创新与融合。例如,政府发布了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升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此外,税收政策和市场监管也在不断优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4.1.2 经济环境因素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升级。这为家电零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显示出强劲的内需动力。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也为家电零售企业扩展市场提供了机遇。
4.1.3 社会文化因素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者对家电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新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体验,倾向于选择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使得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变得更加重要。
4.1.4 技术环境因素
技术进步为家电零售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电商平台的发展则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苏宁和国美都在加大技术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4.2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4.2.1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家电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海尔、美的等制造商自有渠道。苏宁和国美凭借多渠道布局和品牌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电商兴起和新兴品牌进入市场,两家公司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4.2.2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虽然家电零售行业门槛较高,但电商企业和专业连锁店仍可能成为潜在进入者。他们通常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强大的资本支持,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外资零售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
4.2.3 替代品威胁分析
家电零售行业的替代品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和其他线上销售渠道。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家电产品。此外,制造商直销和社交媒体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也对传统零售商构成挑战。苏宁和国美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应对这一趋势。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家电制造业集中度较高,核心部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然而,由于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苏宁和国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此外,两家公司还在积极拓展自有品牌产品,以增强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消费者在选择家电产品时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和服务体验。随着信息透明度提高和购物渠道多样化,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苏宁和国美需要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此外,会员制度和忠诚度计划也是有效提高客户黏性的方法之一。
4.3 竞争环境分析(SWOT分析)
4.3.1 苏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
优势: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模式;强大的物流网络;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劣势:运营成本较高;部分区域市场渗透率不足;对外部电商平台依赖较大。
机会: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家电需求增长;农村市场和县域市场的发展潜力;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模式新业态。
威胁:来自电商平台和其他零售巨头的激烈竞争;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消费信心;政策法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4.3.2 国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
优势:广泛的线下门店布局;深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良好的用户口碑。
劣势:线上业务起步较晚;部分地区门店效益不佳;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
机会:新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带来的新机遇。
威胁:电商法等法律法规的限制;消费者行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贸易摩擦的影响。
第五章 苏宁、国美EFE矩阵构建
5.1 EFE矩阵的原理与步骤
外部因素评价(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EFE)矩阵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构建EFE矩阵的步骤如下:
确定关键外部因素:通过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识别出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每个因素应当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并具有战略意义。
确定权重:为每个关键外部因素分配权重,范围从0到1,所有因素的权重总和为1。权重反映了各个因素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程度。
评分:按照企业现行战略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1-4,分别代表反应很差、平均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和反应很好。评分应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支持。
计算加权分数:将每个因素的评分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到加权分数。然后将所有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解释结果:平均分为2.5分,总分高于2.5分表明企业对外部因素的反应较好,低于2.5分则表明需要改进。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EFE矩阵,可以直观地看出它们在利用机会和回避威胁方面的能力差异。
给外部环境分析得出的各因素设定一个权重,该权重表示相应因素对企业在行业中取得成功的影响的相对大小性,取值从0.0-1.0,权重之和为1;再按照企业先行战略对各类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为各关键因素评分,范围为1-4分,由表现很差(1分),到行业平均水平(2分),到反应超过行业平均水平(3分),再到表现很好(4分);最后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之和就等于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苏宁电器总加权分数为2.55,说明苏宁电器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回避外部威胁方面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仍然不够优秀。苏宁电器在抓住家电连锁业处于成长期这个机会以及回避政府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这个威胁上,表现出色,在面对外商的“零售倾销”上,表现最不佳。
苏宁、国美市场竞争力EFE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
权重
|
评分
|
加权分数
|
机会
|
1 家电销售平均增长率达15.72%
|
0.04
|
3
|
0.12
|
2 家电连锁业处于成长期
|
0.09
|
4
|
0.36
|
3 农村这个尚未开发的大市场
|
0.14
|
2
|
0.28
|
4 WTO成员国给予中国企业同等待遇
|
0.08
|
2
|
0.16
|
5 供应商的成熟
|
0.03
|
3
|
0.09
|
6 信息技术的运用
|
0.09
|
3
|
0.27
|
7 无绝对优势的竞争对手
|
0.02
|
2
|
0.04
|
威胁
|
1 WTO承诺兑现后外资的进入
|
0.04
|
3
|
0.12
|
2 政府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
|
0.02
|
3
|
0.16
|
3 连锁需要升级
|
0.2
|
3
|
0.6
|
4 外商的“零售倾销”
|
0.03
|
1
|
0.03
|
5 政府对零售商乱收费行为的规范
|
0.14
|
2
|
0.28
|
6 国内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
|
0.03
|
2
|
0.06
|
7新兴渠道的出现
|
0.03
|
2
|
0.06
|
合计
|
1
|
|
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