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新现代商业时代:客群融合为何是顶级生存法则?
发布时间:2025-09-17 点击: 215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新现代商业时代:客群融合为何是顶级生存法则.jpg

商业竞争新态势:传统模式碰壁

当前商业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电商平台的持续崛起,实体店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新兴品牌快速涌现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老牌企业则竭力守护自身的市场领地。以曾占据重要地位的传统百货商场为例,受电商冲击影响,众多商场的人流量显著减少,销售额大幅下滑。2024 年相关数据显示,全国 447 个商业场所的空置率已攀升至 9.1%,远超 5% 的行业警戒线,商场空置现象愈发普遍。过去,百货商场主要依靠 “租金 + 品牌” 的模式获取利润,但在电商冲击与消费习惯转变的双重作用下,该模式已难以维持。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全国范围内关闭的百货购物中心超 40 家,王府井百货、银泰百货、银座商城等知名企业均有门店关停。


传统商业模式以产品为核心导向,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再借助广泛的分销渠道将产品投放至市场。在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时期,这种模式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当前,消费者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市场变化节奏加快,传统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由于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传统模式难以快速调整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此外,传统模式下的企业往往过度关注内部运营效率,忽视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模式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新兴商业模式侵占,生存空间持续缩小。

客群融合:解锁商业密码

在传统商业模式陷入困境之际,“客群融合” 这一全新商业理念逐渐兴起,成为推动商业发展的新动力。客群融合的核心内涵,是打破不同客群之间的界限,整合原本分散的客群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不再将客户视为独立个体,而是看作相互关联的群体,通过挖掘不同客群的共性需求,为其提供更精准、更具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异业联盟是客群融合的典型实践模式。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合作共享客户资源,联合开展营销活动。例如,一家健身房与一家健康食品店达成合作,健身房为健康食品店的客户提供免费健身课程体验,健康食品店则为健身房会员提供专属食品折扣。通过此类合作,双方不仅扩大了客户群体规模,还提升了客户的消费体验与品牌忠诚度。再如,部分电商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具有相似消费偏好的客户聚集起来,为其推送个性化商品推荐与优惠活动,实现了对客群的精准营销与深度开发。


客群融合的出现,为商业发展带来了变革性影响。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中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单向互动关系,构建起更为紧密的双向互动模式。企业通过与客户的深度沟通,能够更清晰地掌握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与服务,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客群融合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企业通过共享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客群融合为商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不同客群的需求碰撞激发企业创新思维,推动新产品与新服务的研发。

融合案例深度剖析

(一)华远坊:业态多元,客群精准对接

华远坊的成功运营,为客群融合在商业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参考。作为门头沟区域商业升级的重要项目,华远坊自开业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2024 年 9 月底开业首日,该项目客流量突破 10 万人次,销售额超 500 万元,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取得了亮眼成绩。


华远坊位于老城区 “三角地” 区域,是门头沟区重点推进的商业改造项目。在项目前期调研阶段,团队发现周边核心客群结构多样且需求差异明显:近五成客群为升学家庭或成熟家庭,家庭消费需求突出;约三成客群为 “小太阳” 家庭,更注重儿童教育与娱乐消费;超两成客群为青年群体,消费意愿强,偏好年轻新潮的消费方式。基于这一客群分析结果,华远坊在定位规划中融入了多元业态与品牌资源,汇聚了儿童教培、特色餐饮、精品零售、休闲娱乐等领域的百余家品牌,其中超 20% 为区域首次引入的品牌。除紫光园、松山棉店、屈臣氏、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外,项目还引入了盒马鲜生、重新加载等具有互联网属性的门店。


盒马鲜生的入驻,满足了周边升学家庭与成熟家庭对超市服务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其生鲜产品供应、餐饮服务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与客群的日常采购及餐饮需求高度匹配;重新加载门店则满足了客群对时尚服饰的消费需求。同时,这两家门店的互联网电商特性吸引了热衷于新潮消费的年轻客群,进一步提升了商场的时尚活力氛围。通过精准的业态布局与品牌引入,华远坊成功实现客群融合,不同客群均能在此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内容,推动项目商业活力持续提升。

(二)曲江银泰百货:文旅商业融合,双客群定位

曲江银泰百货是另一个将客群融合策略充分落地的典型案例。该项目位于西安大唐不夜城两侧,设有 A、B 双馆。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达 30 万人次,为曲江银泰百货带来了庞大的旅游客群;同时,项目周边 3 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达 80.8 万人,本地客群占比同样较高。如何平衡两类客群的需求,成为曲江银泰百货发展的核心问题。


依托独立双馆的布局优势,曲江银泰百货采取 “双客群 + 双定位” 的运营策略。其中,A 馆以 “精致生活” 为定位,主要服务本地客群。通过对周边常住人口的分析,团队发现本地客群中女性占比超 50%,中产客群 TGI 指数达 1.08,对高品质生活与精致消费存在强烈需求。因此,A 馆在硬件改造方面,对 L1 层室内地面、楼层挑高及灯光亮化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升级,提升消费者到店舒适度与空间品质感;在品牌焕新方面,引入兰蔻、雅诗兰黛等 12 家国际知名美妆品牌,以及全国第三家、西北首家雅莹之家门店与全国首家 CC 信物司门店,形成品牌矩阵优势。此外,A 馆 L2 层以名品鞋服与儿童零售为主,L3 层聚集多样化品质餐饮品牌,L4 层配备各类运动场馆,为本地客群提供购物休闲、社交聚餐、亲子成长等一站式服务,强化了与本地客群的粘性联系。


B 馆以属地文化为核心特色,重点服务旅游客群。在业态规划上,B 馆构建了三大体验矩阵:一是文博文创生态圈,引入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创馆等 6 家博物馆品牌,以及大相文博潮物坊等文创主理人品牌;二是沉浸式体验空间,聚集约 15 家汉服品牌打造汉服街区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设有新曲社相声茶馆等演艺场所;三是本土生活美学集群,涵盖长安大牌档・梦回大唐等餐饮品牌与朴笙采耳等休闲业态,形成 “可购、可食、可娱、可憩” 的完整消费闭环。这一定位与业态布局,满足了旅游客群打卡网红城市的个性化需求,让游客在购物过程中深度体验西安盛唐文化。


从华远坊与曲江银泰百货的案例可看出,客群融合并非简单的客群叠加,而是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客群的需求与偏好,结合精准的业态规划、品牌引入与场景营造,实现客群间的相互促进与协同发展,最终提升商业项目的整体竞争力与商业价值。

客群融合优势深挖

(一)拓展市场版图,增加客户来源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客群融合为企业拓展市场范围、扩大客户规模提供了有效路径。传统商业模式下,企业通常局限于特定客户群体,市场份额难以突破;而客群融合打破了这一限制,帮助企业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通过与其他企业或品牌合作共享客户资源,企业可将产品或服务推广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例如,一家专注于高端健身服务的俱乐部,通过与周边高端写字楼、酒店合作,为写字楼上班族与酒店住客提供专属健身体验课程,吸引了原本不属于其目标客群的客户,进而扩大客户群体规模与市场份额。


客群融合还能助力企业进入新的市场领域。以跨境电商行业为例,众多国内电商平台通过与国外物流企业、支付机构及当地商家合作实现客群融合,成功开拓海外市场。这些平台借助合作方的本地资源与客户基础快速打开市场,将国内优质商品推向国外消费者,同时为国外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这种跨地域客群融合模式,不仅增加了客户来源,还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品牌粘性

客群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客户体验,强化品牌与客户间的粘性。不同客群的需求存在差异,通过客群融合,企业可整合多方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在旅游行业,部分旅行社与酒店、景区、租车公司等合作搭建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客户可在平台内便捷预订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还能租赁车辆并获取定制化旅游路线规划。这种客群融合模式,让客户在单次旅行中享受全方位服务,避免在多个平台间切换的繁琐操作,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的优化直接影响品牌粘性的增强。当客户在某一品牌中获得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时,更易成为该品牌的忠实用户,不仅会重复消费,还会主动向他人推荐。以星巴克为例,该品牌不仅提供咖啡饮品,还通过与音乐、书籍领域合作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顾客在星巴克门店内,可在享用咖啡的同时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这种客群融合带来的多元化体验,让顾客对星巴克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提高品牌粘性。

(三)促进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

客群融合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优化整合,降低运营成本。在传统商业运营模式中,企业通常需独自承担营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类运营成本;而通过客群融合,企业可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在物流配送领域,部分电商企业与快递公司合作共享物流配送网络,减少物流设施重复建设与运营成本,双方通过整合订单资源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单位配送成本。


客群融合还能推动企业在营销资源方面的整合。多个品牌联合开展营销活动,可共同分担营销费用,扩大营销影响力。例如,某运动品牌与某饮料品牌合作举办运动赛事,双方在赛事宣传、场地布置、奖品提供等方面整合资源。通过此次合作,双方不仅节省营销成本,还借助对方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关注,提升营销效果。这种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让企业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商业效率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商业新征途:拥抱客群融合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客群融合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它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局限,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通过拓展市场版图,企业可接触更多潜在客户,推动业务快速增长;通过提升客户体验,企业能增强客户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忠诚度,构建稳定客户群体;通过促进资源整合,企业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对于企业而言,要实现客群融合,需深入分析不同客群的需求与偏好,打破内部组织壁垒,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作;同时,需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数据的整合与分析,为客群融合策略实施提供支撑。在未来商业发展中,客群融合将成为行业常态,只有积极践行客群融合策略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期待更多企业在客群融合的实践中创造商业价值,为商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