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1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现状及监管对策,并基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实际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现状。最后,从创新风险管理思路、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体系、落实风险监管激励机制、加强风险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阐述和探讨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有效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质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现状;监管对策
 
 
 
在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都属于中小金融机构的范畴,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式成为金融体系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的改革效果。然而,在新时代,银行的业务类型多样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转化为市场和信贷方面的风险。如果采用以前的风险管理方法,只增加风险指标,会影响金融机构内部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从金融机构风险的角度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企业的风险管理,严格监管企业经营中产生的风险因素,确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长期经营和发展。
 
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一)便于加强金融机构的安全风险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逐步转变经营方式,凸显银行经营的本质。为了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必须认真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换句话说,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监督可以加强工人的制度安全风险意识。
 (二)便于实现风险整合的目标。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中,要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使各类金融风险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突出金融风险管理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效果,提高银行决策的准确性。此外,风险监督管理可以帮助银行领导在执行决策权的过程中分析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加强相关部分之间的协调,进而确保风险管理监督足够有效。
 (三)便于营造先进的风险监管文化。我国农村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所涉及的风险监管文化并不完善。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总是注重数量稀释的质量。风险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规避所有金融风险,关注银行现有资产的种类和利用率,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现状
 (一)风险监管缺乏主体性近年来,金融监管文化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金融机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在其中初步形成。但是,风险监管并没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全体职工所熟知,制度风险监管文化并没有融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导致财务监管的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贯彻,没有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因此,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观性不足,已经成为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全面。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内控机制执行相对薄弱。研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实际运作,风险监管与内控机制存在偏差,包括机制不完善、监管约束弱化、财务管理不当等,导致内控流于表面。在一些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甚至存在不平等,监管工作以人情为主,使内控机制的使用效果无法凸显,风险监管机制和各项程序无法落实其次,农村金融综合担保制度和农村金融补偿制度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宣传。最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说明现有中小金融机构缺乏风险监管的全面性。
 (三)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时代性。由于战略政策和经济基础条件的原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运营所涉及的信息系统在建立后已经滞后,缺乏时代性,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内部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案,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体系和资产构成存在差异,风险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以至于中小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整合后,仍然不能满足风险监管的实际需要。此外,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影响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的风险检查报告的真实性,不利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展示。
(四)激励机制落实不力近年来,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价往往是基于资本收益概率和资产收益概率。这种评价体系不注重对风险的整体因素控制,也不能保证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导致现有的风险因素调节收益与理想收益存在差异。因此,现有的激励机制没有有效解决风险监管问题,以至于激励机制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风险管理思路鉴于欧美银行的风险监管原则,应将风险监管和机构利益获取放在同等位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借鉴先进国家的风险管理原则,创新自身的风险管理思路,在机构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监管文化,有效完成风险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风险控制思维,引导全体劳动者识别和确认金融风险,将风险监管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独立发挥自己的监管职能。
另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要意识到风险监管的重要性。风险监管已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短期和长期经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核心,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金融机构内部业务延伸,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风险监管方案,将风险影响因素与业务延伸关联起来。基于战略方针的设计确保了风险监管工作与银行工作的一致性。
 (二)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管体系。一、风险内控机制中小金融机构要基于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成本测算、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转移机制,实施业务拓展计划,进一步研究农村发展趋势,准确定位自身机构,采用科学的服务手段,挖掘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实力,打造基于银行体系的特色服务。
第二,农村金融担保体系首先,要根据农户和经济组织发展的实际,以抵押、质押等方式开展担保工作,包括资产质押或仓单质押等。按照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运作模式,创新新时期的经济形式,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担保工作的难度第三,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环境建设,积极实施社会信用中介计划,建立中线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最后,补充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内容,关注农户和现有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开展的担保工作,不断补充和拓展其内容,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三,完善财政风险补偿机制。首先,要注重优化农村保险机制,将农业保险相关业务与经济发展政策挂钩,科学设置农村保险单位,或者政府直接参与农民保险补贴,吸引大量商业保险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加强农村保险机制建设。第三,通过财政、金融法律和税收等手段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进程。最后,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票据市场,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多次贴现的概率,或者改革农村的金融税收机制,特别是县城的金融机构要把存款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向农村,落实农村税收优惠政策,使金融机构的保险补偿机制足够科学规范。
(三)实施风险监管的激励机制从金融机构整体经营发展的角度,结合机构内各单位、分支机构的安全标准指标,结合综合效益和风险监管水平,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心全意地参与风险监管和控制工作,创建系统的财务管理标准。一方面要兼顾地方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机构的转型运营,规范机构企业的长期管理规划。
 (四)加强风险监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建立风险监管信息设施的价值,建立了许多信息化的风险监管系统,包括信贷监管系统、综合监管系统和1104系统等。,时刻获取银行风险相关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合理性。然而,这些信息系统之间在连接和开发方面存在不足。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水平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归纳,整合现有的风险监管信息化建设体系,展现信息时代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风险监管尤为关键,如强化金融机构的安全风险意识,实现风险整合的目标,营造先进的风险监管文化等。因此,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应不断创新风险监管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尔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8).
[2]郑开焰,郭君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满意度研究——基于宁德农商银行的数据调查[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8,8(05).
[3]张建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析研究——对宝鸡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的分析[J].纳税,2017(20).
[4]杨红福.地方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分析[J].财讯,2017(24).
[5]李允哲.银行业不良资产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苏淮安银行业发展现状为例[J].当代经济,2017(26).
[6]张书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8(1).
[7]蔡应巧.我国农村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2).
[8]吴明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卫生现状、原因与监管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4).
[9]魏俊.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J].求索,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