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经观察
国债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85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编辑:马建伟

 黄成明  张龙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70228


本论文由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海南大学)资助

 

摘要:本文采用我国1994-2013年的国债与GDP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经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身滞后项。经脉冲响应分析,国债规模的一个正冲击对宏观经济在中短期有拉动作用,但在第五期后影响趋于零。经方差分解,宏观经济波动受自身的惯性和国债规模波动影响比例程缩小趋势,但在第六期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国债规模;实证分析

 

一、引言

债是一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弥补财政赤字、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又可以产生挤出效应、通货膨胀、国家债务恶性循环等问题。随着赤字财政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国家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从拉丁美洲到欧洲,再从欧洲到美国,先后爆发不同程度的国家债务危机。在我国,自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短短30多年以来,国债规模迅猛提高,这一期间既有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伴随着物价上涨过快、国家债务负担过重的压力。因此,国债是如何作用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波动到底有多大程度是来源于国债规模的冲击,弄清这些,对于理解是否应该过重依赖国债来刺激宏观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4-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作为宏观经济波动,选取1994-2013年的国债发行量的年度数据作为国债规模的的变化,接着对上述变量的数据做对数处理及对数的差分处理。数据见表2-1

                            2-1                                         单位:亿元

时期      

Year

 

国债                                                                   Bonds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发行额

Amounts Issued

对数

logarithm

对数的差分

difference of logarithm

总额

Amount

 

对数

logarithm

对数的差分

difference of logarithm

1994

1028.57

6.94

----

48197.90

10.78

----

1995

1510.86

7.32

0.38

60793.70

11.02

0.23

1996

1847.77

7.52

0.20

71176.60

11.17

0.16

1997

2412.03

7.79

0.27

78973.00

11.28

0.10

1998

3228.77

8.08

0.29

84402.30

11.34

0.07

1999

3702.13

8.22

0.14

89677.10

11.40

0.06

2000

4153.59

8.33

0.12

99214.60

11.51

0.10

2001

4483.53

8.41

0.08

109655.20

11.61

0.10

2002

5660.00

8.64

0.23

120332.70

11.70

0.09

2003

6029.24

8.70

0.06

135822.80

11.82

0.12

2004

6726.28

8.81

0.11

159878.30

11.98

0.16

2005

6922.87

8.84

0.03

184937.40

12.13

0.15

2006

8883.30

9.09

0.25

216314.40

12.28

0.16

2007

23483.28

10.06

0.97

265810.30

12.49

0.21

2008

8615.00

9.06

-1.00

314045.40

12.66

0.17

2009

18229.20

9.81

0.75

340902.80

12.74

0.08

2010

19881.90

9.90

0.09

401512.80

12.90

0.16

2011

17168.91

9.75

-0.15

473104.00

13.07

0.16

2012

16573.26

9.72

-0.04

518942.10

13.16

0.09

2013

19792.01

9.89

0.18

568845.20

13.25

0.09

数据来源:国债1994-2005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5》,由于从2006年起我国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国家财政预决算不再反映债务发行收入,所以2006-2013年数据来自路透网。国内生产总值1994-201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3》。

(二)ADF检验

为了避免产生伪回归,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之前,我们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式对1994-2013年的国债发行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2

                                2-2

变量

ADF检验值

临界值(置信水平)

P

结论

1%

5%

10%

bond

-0.193834

-3.886751

-3.052169

-2.666593

0.9223

非平稳

lnbond

-1.987646

-3.886751

-3.052169

-2.666593

 0.2888

非平稳

dlnbond

-5.125498

-3.886751

-3.052169

-2.666593

 0.0009

平稳

 

通过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国债发行量和国债发行量的对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位根,时间序列不平稳,而国债发行量对数的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取国债发行量的对数作为国债发行量的增长率,国债发行量对数的差分作为国债发行量增长率的波动。因此我们选取国债发行量对数的一阶差分代表国债规模的波动。

(三)建立VAR模型

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但VAR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何,而是分析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首先对dlngdplnbond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滞后三期的VAR模型,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来衡量国债规模的一个标准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过程,最后通过方差分解,来分解各变量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

在建立向量自回归前,要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长度,通过对滞后长度标准分析(见表2-3),结合AICSC最小信息准则,选择3阶滞后,建立方程为:

      

2-3

Lag

LogL

LR

FPE

AIC

SC

HQ

0

13.85993

NA

0.000705

-1.581323

-1.486917

-1.582329

1

22.22810

13.38907

0.000398

-2.163746

-1.880526

-2.166763

2

35.77250

18.05920*

0.000116

-3.436333

-2.964299

-3.441361

3

43.30400

8.033604

8.06e-05*

-3.907200*

-3.246353*

-3.914239*

4

46.72208

2.734462

0.000108

-3.829610

-2.979950

-3.838661

 

VAR方程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滞后项,滞后项各期呈正负交替的趋势对其产生影响,且影响力度逐期递减。而滞后两期的国债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负向影响,第三期滞后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正向影响。

(四)脉冲响应分析

在当期给国债规模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国债规模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作用过程。宏观经济波动对国债规模的脉冲响应函数如下图:

4-1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当期给国债规模一个单位的正冲击后,宏观经济波动在前3年逐步下降,然后在第4年上升达到最高点0.027,即在第4dlngdplnbond的响应是0.027,在第6年后缓慢波动下降至零。

可见,国债规模的增加在短期之内会降低GDP的增长率,但在第3年开始会逐渐提升GDP的增长率,直到提高到最大值2.7个百分点,随后GDP增长率回归0值左右,换句话说,国债规模的增加对GDP增长率在短期有下拉趋势,在中期有提升趋势,在长期无影响。与实际相符。在短期,国债规模的增加会减少居民的消费,因此GDP增长率下降,在中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国债发挥经济作用,提高GDP增长率,在长期,由于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债规模的增加对潜在GDP无影响。

(五)国债规模的方差分解

本部分通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前20期进行方差分解,进而来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性。结果见图4-2

4-2

从方差分解结果可见,宏观经济波动受自身的滞后影响最大,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很强的惯性,但在前三期影响力度呈现很强的下降趋势,在四至五期下降趋势减缓,在第六期后趋于稳定。而国债规模的影响在前三期呈很强的上升趋势,达到11.76%后,在第四至五期上升趋势减弱,在第六期后影响力度趋于稳定,保持在15.4%左右。

 

   三、结论

本文通过VAR分析,证明了宏观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滞后项,滞后项各期呈正负交替的趋势对其产生影响,且影响力度逐期递减。而滞后两期的国债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负向影响,第三期滞后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正向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国债规模的增加对GDP增长率在短期有下拉趋势,在中期有提升趋势,在长期无影响。通过方差分解,得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受自身的滞后影响最大,说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很强的惯性,而国债规模的影响在前三期呈很强的上升趋势,达到11.76%后,在第四至五期上升趋势减弱,在第六期后影响力度趋于稳定,保持在15.4%左右。

虽然国债规模的增加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但其只能在中短期提高GDP增长率,在长期,由于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债规模的增加对潜在GDP无影响,因此,过度依赖国债发行来刺激经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为了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注意规避国债风险,慎重采用国债政策,保持国债规模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拴友于红霞陈启清. 2006.国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2006,(4):35-46.

2]张屹山陈默张鹤.2014. 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45-51.

3Akira Yakita.2008. Sustainability of public debt,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setting[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2(3-4):897-914.

4Greiner Alfred, Fincke Bettina.2009. Public Debt and Economic Growth[M].Berlin: springer-verlag.

5Kristine Forslund, Ugo Panizza, Lyda lima. 2011.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debt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J].Review of development finance,1(3-4):2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