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养老保险的管理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养老保险的管理至关重要。在企事业单位,会计是养老保险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只有严格的内控制度,才能有效保证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但目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管理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我国养老保险的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基于此,本文对养老保险内部控制建设研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供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改进建议。
引言
事业单位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事业单位单位退休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今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目前的养老保险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问题
1.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欠缺
事业单位单位的养老保险信息记载了参保人的许多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正确和规范与否能够对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1]。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养老保险信息记载分为手工纸质记载和录入养老保险基层平台计算机系统管理两个部分。这样参保人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录入或更新,在参保人办理养老保险转出的时候就会发生信息的原始记载不易搜索的情况;如果手工纸质记载部分没有安全完整保存,在参保人办理退休的时候,还会出现难以准确计算退休待遇等问题。这些档案管理上的欠缺都会对事业单位参保人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内部控制运行不规范
在养老保险的管理过程中,部分经办人员并未按照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工作,甚至一些关键岗位和工作环节,会计岗位常年没有实行轮岗,只设会计不设审计,权利缺乏制约。有些单位一个业务的全流程完全由同一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使得部门权力过度集中,这样使得会计权利缺少制约。
部分事业单位单位在养老保险管理中分工不明确,业务经办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未实现职责分离。在实际操作中,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往往能够相互渗透,权责不清,程序混乱。
3.资金监管不健全
虽然养老保险实行安全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监督模式。但目前的事业单位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经办机构和财务部门的对账制度落实不及时,使得其无法第一时间掌握财政专户资金信息[2]。在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环节,也经常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发现银行经办机构未及时将社保基金上缴至财政专户的情况容易滞后的问题;印章管理没有实现由不同人员分别保管的问题等。
二、成因分析
1.内控意识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保险经办机构存在重视外部监督忽视内部控制的现象,把会计内部控制当
做对自身的约束,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一些机构认为内控就是规章就是制度,并没有真正从内心贯彻内控意识和安全防范。
2.会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的业务上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是由于会计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事业单位经常忽视会计人员思想、职业修养、法制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得整体而言,会计的内控自律意识淡薄[3]。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内控效率。因此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管理。
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认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相对企业的内控工作内容少,便忽视了对内部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这样,许多内部控制人员,由于入职后没有接收系统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训练,职业风险意识薄弱,导致养老保险的财务内部控制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稳定健康。
3.内控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构用现行的规章条例作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一个专业系统化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另外,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在单位内部也建立了一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所建立的制度并不完善,只涉及了养老保险会计工作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使财务内部控制的功能达到充分发挥。许多重要环节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会计内部控制。当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时才考虑修复漏洞,控制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实时控制。
4.执行不力,缺乏制约
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对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内控制度和体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完善,也有较好的意识,但其内部在制度执行和监督方面缺乏力度。同时以国家和社会两方面为主的外部监督方面,也缺乏相统一的监管制度和标准,互相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较少,导致很难对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形成有效监督。其结果就是在单位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制度的执行,有章不循。
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不存在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监督班组,这样使得养老保险的内部控制未能在监督下更加有效的落实。
三、解决措施
1.提高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构应首先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提高风险意识,纠正自己在认识上的偏差。
第二要加强单位养老保险负责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意识。采用多种措施和宣传手段,增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意识的氛围,提高整个养老保险办理环节中涉及的所有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第三,通过提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培训,提高保险经办人员的整体素质,注意养老保险内控制度的建设,业务和职业素质两手都要抓[4]。此外,采取多种方法提高保险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的保险业务经办环境。
2.立足于防范,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事前监督,不仅是对整个业务操作的合规检查,更重要的是监督位置的提前,预见问题及时分析,遏制苗头的蔓延;遇到问题及时拿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事业单位必须将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要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前提下对本部门的各人员各职权进行科学合理分工,形成科学有效相互制约的管理
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机制,各个环节的保险经办业务人员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制约,由单位领导亲自监督或授权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同时,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应该做到交叉监督,不能权利集中,从制度上杜绝权利集中导致管理失控的现象。
,3.提高经办人员职业素质
在养老保险内控管理中,制度建设往往治标不治本,究其根源,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才是从根本上实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更要使其做到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从意识层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
同时,还应该对养老保险经办人员进行系统的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基础工作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另外应该注意提升会计人员监督执行意识,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依法履行职责,对违反《会计法》等相关涉及工作内容的法律法规的事项,必须依法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制止和惩罚,避免未来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强化职业道德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的质量。
4.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作为养老保险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审计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化的内部审计也是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审制度也须得到加强,必须确保其执行时的独立性。采取独立审计的常规监督模式,定期审计,以确保对养老保险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平衡。采用严格的监督也能使得会计信息更为准确可靠。作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各类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凭证原件,账本,报表等,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从而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掌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领导据此及时改进完善制度,长此以往还能使单位的财务工作事半功倍。对事业单位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管理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5.加大惩戒力度,实施责任问责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单位内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个人或集体要给予严惩,经济处罚外涉嫌犯罪的应依法举报至司法机关。根据责任大小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建立连带责任追究。严格实施问责制,对监督不力,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的,要对检查人员追责;整改不力的要对相关负责人处罚,建立问责制。在具体工作中,事业单位领导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实现内控制度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约束,多渠道保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更应该不断加强,应贯穿养老保险工作的整体人员,整个过程,还应该伴随着改革的脚步继续在实践中深化提高,根据新政策及时调整和更新,确保事业单位单位养老保险的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赵春复.关于社保基金监管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09(21)
[2] 徐延君.内控是经办之“纲”[J].中国社会保障. 2009(11)
[3] 何庆娟.加强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的思考[J].浙江金融.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