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扩招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使得高校在不断膨胀的生源和办学规模下陷入财务困境。高校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财务管理作为其内部的重要组成部门,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进而提出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在“扩招”之后,我国算是完成了从传统“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维护与管理。期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体制、管理方式、观念的转变,给我国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扩招、扩大规模、争夺生源、更新教学设施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这是国家教育投入无法满足的,许多高校只能通过灵活的、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来满足现状,然而经营资金必然存在风险,这对本来是就外行的高校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在紧迫的环境中求生存,高校必须立足自身,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进行体制改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面临众多财务风险的问题上,强化财务管理无疑将对高校发展影响深远。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像经济一样发展十分迅速,而财务管理体制远远没有跟上这一步伐,导致了高校发展速度与财务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所有者缺位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所有者存在“缺位”现象。从名义上讲,高校的出资人是国家,国家是高校资产的拥有者,但由于事业的无偿性而并没有要求其偿还资本,也没有要求利益上的分享,就是单纯的将资本给予高校由其经营与管理。在这种背景下,资产属于国家拥有却不归国家管理,产生了资金管理的缺位。在特殊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沿用的是事业单位的模式,不进行成本核算,也没有当期损益,所以财务管理的弹性十分大,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弱化。高校后勤拥有学生市场,盈利能力非常强,但其归属问题依然是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定。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开始参与各类经济活动,高校在融入经济社会中的同时也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存在,因此通过财务管理规范经营活动风险就显得极其重要。眼下尽管高校实现了财务会计制度的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财务管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且可靠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管理面临重重考验。另外,高校没有制定评价体系,即使有也没有将指标量化,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主观行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大多高校实行的是 “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这种做法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受小集体利益影响削弱统一领导的力度;一是受过分集权的影响,造成决策一人说了算。而在校长负责制下,财权由校长和中层干部共同负责掌握,但并没有健全经济责任制,也就是说当出现经济问题以后相互之间就会推诿扯皮,互相推脱责任,最后将责任归咎于财务人员身上,这与高校经济活动是不相符的,也不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高校教育的日益普遍,高校参加经营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使财务管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是以教育、科研为中心的圣地,校长大多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担当。虽然他们具有很深的资历,但他们并不一定对财务管理了解很深,所以很多高校忽视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高校让财务技能一般或非财务专业的人担当财务部门要职,而外行管内行一定会出问题的。同时,财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在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上存在障碍,更谈不上财务管理创新了,面临着种种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阻碍高校快速发展的脚步。
二、高新财务管理的对策
1、财务制度应与高校环境相协调
高校财务管理的充实和完善,需要建立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适应的财务体制。由于高校支出以事业性支出为主,所以高校一直以来沿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但随着高校不断融入市场经济之中,收付实现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收付实现制是以业务的实际发生为支付行为为依据的,所以当高校发生应收、应付业务时,并不能及时的进行账务处理,这样就导致不能全面地来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较杂,应该对它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全面核算,所以权责发生制是必然选择。当然,权责发生制固然摆脱了收付实现制的一些弊端,但权责发生制并不是最佳的选择,根据高校的具体环境对一些特别业务还要沿用旧的方法,如高校学费的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而财政拨款、工资核算等还是应用收付实现制。
2、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保持高校的稳定发展。其措施如下:首先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对此校长必须给予肯定和支持,只有这样预算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各部门要积极、诚肯的加入到财务预算的队伍之中,共同商讨,最终形成预算草案。草案不应由财务部门独自完成。其次,运用科学的预算方法。随着高校预算涉及内容的逐渐增多,高校要在对自身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性作项目预算,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通过合理运用预算方法,达到资源优化利用,减少浪费的目的。再次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或追加预算,如有特殊情况或政策的巨大调整,应由高校视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最后要强化监督机制。如果对预算执行不加以控制,那么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全部的作用,甚至可能变得形同虚设。因此,预算的事前事中控制工作、事后分析工作就必不可少。另外还要完善奖惩机制,对执行预算情况较好的给予奖励,对超预算严重的部门进行处罚并分析超支原因。
3、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过去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局限于审查账目,并没有参与高校的内部管理工作。审计职能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五个方面上,现行教育体制的管理要想加强,必须由内部审计加以支撑。从角色扮演来看,内部审计独立与其它部门,担当这个角色十分可行。“管理审计”要求高校审计人员必须系统而全面地对财务运作流程进行了解,同时审计人员必须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通过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审计效率。因经,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汲取同行的优秀成果,选择合适的切入,使审计方法具有针对性。对于一些易出现问题或易造成不良后果的关键点要严格把关,防范漏洞产生。广泛搜集学校各项教学科研等活动的信息,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推动高校的良性发展。另外,搞好内部审计一定要有先进科学的技术方法,在信息技术日益盛行的今天,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大大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还可以拓展审计人员思路和知识结构,保证审计工作迅速而高效地发展下去。
4、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
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信息化都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基本保证,但这些都需要人来操作,所以人才是所有必要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制度建设需要人才,信息化技术需要人才,特别是新业务、新方法的应用更需要人才,高校的全面发展需要掌握有关领域,懂得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现阶段这方面的人才还很欠缺,普遍表现出专业素质不强,知识结构偏弱。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地位和工作独立性,是建立现代化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总之,搞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勇于探索和研究财务管理,使高校顺利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仲樱.新形势下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
[2]周霖,李刚.美国加州大学财务管理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0(02).
[3]刘敏.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06).
[4]赵文松.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及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