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产业研究
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由于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低,那么,如何从农产品全产业链角度形成深加工模式提升农产品价值,如何在现代商业环境下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力,是学术界、产业界、政界都应该重视的系统工程。通过主题讨论,可以围绕五个方面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引入政府公权力重塑域内市场生态、加强基于全产业链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依托核心企业核心地位推动规模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农产品信息、重视域内文化元素植入提升辨识度。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农产品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借助产业集群的相关优势,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成为各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课题。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产业”是指相互关联的产业的集合。那么产业集群的形式就是这些相互关联的产业在空间维度上聚集,进而实现空间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因为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低(0那么,如何从农产品全产业链角度形成深加工模式提升农产品价值,如何在现代商业环境下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力,是学术界、产业界、政界都应该重视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文以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为重点,论述了文章的主题。
 一、产业集群对农产品商品化的影响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种影响:
 (一)对农产品深加工品质的影响
是从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层面来认识的,即产业集群提供的空间集聚效应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和中间产品。在韦伯的产业区位理论指导下,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一般选择在一个优势农产品的原产地,可以节省中间转换时间,降低供应源和成品终端之间的损失率。基于这种区位条件,产业集群必然会影响农产品的深加工质量。
(二)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对于一个特定区域的优势农产品来说,由于其生长和生产环境的相似性,在产品的理化特性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其面对的区域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特征。但随着电商平台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渠道载体,区域农产品不仅会在域内销售,还会在域外销售。此时,如果把一个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在海外市场将面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1]。在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下,基于全产业链的农产品粗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借助新经济时代的电子商务平台整体面向市场,产业集群可以在范围经济的作用下影响农产品的海外市场知名度。
(三)影响农产品种植规模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农产品需要以标准化生产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生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原因。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的中游生产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聚集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可以在资金供给和技术指导上帮助上游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因此,在标准化生产模式下,可以提高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商业价值。
二、产业集群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位
具体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目标可以定位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定位于重塑区域农产品商业生态
从本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到的农产品主要是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这种农产品的生产可以在区域内有效发挥作用。然而,受制于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农产品种植与农产品粗加工和深加工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屏障,长期以来,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关系主要靠收购来维持随着资源导向型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建立,整个产业链节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在共享的区域品牌影响下得到加强。最后,重塑区域内农产品商业生态。
(二)关于构建区域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定位
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随着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借助统一的品牌标识,基于全产业链条件的各类农产品被提供给国内外市场,这就迫使工厂化生产形式下的区域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设计要求[2]同时,随着上游农产品种植规模化格局的建立,标准化体系的设计可以应用于整个产业链。因此,区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建设的制度保障。
 (三)定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长期以来,优良农产品主产区与粗加工、深加工分离,使得农产品中间转化成本高,难以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在产业集群背景下实施品牌建设,可以在重塑区域农产品商业生态的基础上,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产业集群构建的全产业链可以将市场终端的需求结构信息及时传递到上游,从而实现农产品种植和生产管理的柔性化目标。
从以上三个目标可以看出,在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显著的正外部性。但在鼓励这种外部性效应释放的同时,也可能面临市场失灵带来的困扰。因此,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我们需要政府“公权力”的帮助。
三、定位驱动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实践中,需要直接面对以下三个挑战:
 (一)面对无序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
我想强调的是,产业集群的实现不仅要关注其表现形式,更要关注其内部的经济联系和能量转换。由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选址遵循资源导向原则,该区域的市场环境一般难以被开发,上游原料供应商的无序和过度竞争必然直接影响中下游节点的能量转换质量,进而最终制约区域品牌建设的可持续性。之所以存在“制约”效应,可以归结为区域内农产品资源整合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面对产业主体缺位带来的挑战
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必须植入一个特定的领导者,而这个领导者只能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中找到。但现实情况是,在政府主导、政策鼓励的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很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样,集群中分散的产业组织形式既能维持产业链中节点之间的稳定性,又能在产业集群中产生离心力[3]转移到品牌建设领域,则体现为在没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情况下,很难提高国外消费者对本地区农产品的认可度,从而抑制了品牌建设的效果。
 (三)面对品牌价值缺失带来的挑战
品牌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可以以文化内涵为载体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互动。品牌建设的商业意义在于获得产品的品牌溢价。通过广泛、频繁的品牌文化互动,使品牌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从而使品牌产品获得品牌溢价。这意味着,特色农产品作为区域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对目标消费者具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口碑价值。然而,在当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需要面对品牌价值缺失带来的挑战。
四、应对挑战的重点分析
应对上述挑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着眼于县级政府公权力对市场的有效干预
在这里,笔者将公权力的实施主体定义为县级政府,因为县级政府的职权范围完全可以满足农产品产业集群的要求。如前所述,在相对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经济主体缺乏自律,农产品全产业链上游容易出现过度无序的竞争格局。因此,在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下,县级政府应着力解决上游农户、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过度竞争问题。至于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在创新规模化经营模式和有序组织管理上下功夫。
(二)着力筛选培育产业集群核心龙头企业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需要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政府只能从政策激励、海外宣传等方面给予助推。因此,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立和维护中,必须努力筛选和培育产业集群中的核心龙头企业。此时,问题是,筛选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产业链下游环节因为自身的实力,更接近目标消费者,更容易塑造和营销品牌文化。结合前面提到的品牌价值问题,可以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筛选出全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作为农产品的原料供应商和粗加工企业,可以作为核心企业的配套企业参与核心农产品的深加工[4]这样才能发挥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
 (三)依靠核心企业的组织资源着力提升产品价值
随着核心企业筛选标准的提出,进一步的工作就是着力提升产品价值,这里的价值可以理解为“附加值”或品牌溢价。如上所述,品牌溢价不仅在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还在于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接受程度。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要以核心龙头企业为主导,从文化角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最终提升产品价值。
五、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路径的构建
根据以上,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构建路径:
 (一)引入政府公权力重塑区域内的市场生态
结合前面的论述,这里的市场生态重建重点应该是农产品种植和销售领域。当前,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需要解决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产品种植模式。因此,有必要在县级政府的主导下,创新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笔者建议,为了给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供制度保障,县政府可以设计一种制度安排,让农民以自己的耕地加入合作社、入股,专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委托、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组织家庭种植。
(二)基于全产业链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
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是品牌建设的制度保障,全产业链角度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分模块进行。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农产品生产模块可分为:农产品种植模块、农产品粗加工模块、农产品深加工模块和农产品销售模块。因此,可以由县政府牵头,核心企业分别推动上述模块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标准的制定。因为农产品销售模块在流通领域,质量很难监管。此外,销售环节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储运水平能显著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因此,有必要引入外包物流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储运标准。
 (三)依托核心企业的中心地位推动规模化
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核心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创造价值,从而使其他所有节点都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端和服务端而存在。这样,它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农户+公司模式[5]笔者建议核心企业在采购农产品时加强质量监管,在内部市场化交易的基础上,迫使上游种植户走规模化道路。只有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模式下,才能最有效地使用专业的农业生产机械,保证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结构。
(四)农产品信息线上线下同步发布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还涉及到农产品信息的发布,这里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对于线上,首先,县级政府要在其政府网站上积极发挥产品信息发布和全产业链宣传的作用。以核心企业为代表的各企业要在电商平台上以相同的品牌标识向海外消费者发布产品信息,并通过微视频展示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对于线下,首先,县政府可以牵头培育区域内的农产品展销会、集市等区域性商业活动。再者,县级政府可以在对外交流中主动引进当地优势农产品。
 (五)重视域内文化元素的植入以提升辨识度
在培育核心企业时,需要整合当地的农产品种植文化和消费文化资源,借助历史典故和人文内涵植入产品信息介绍中。因为文化元素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赋予精制农产品独特的文化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其销往国外时的辨识度。六。摘要
本文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助力区域品牌建设,已成为各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课题。通过主题讨论,可以围绕五个方面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引入政府公权力重塑区域内市场生态、基于全产业链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依托核心企业核心地位推动规模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农产品信息、重视区域内文化元素植入提升辨识度。
 
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6(11).
[2]马清学.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钱淼.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黄蕾.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9).
[5]邓贝贝.关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