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基于金融机构特殊性的金融机构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提出了金融机构具有四大特殊性:高风险性、信贷市场的特殊性、银行产品的特殊性、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分析金融机构的功能和行为时,我们不能按照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般企业理论来套用。而必须依据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和约束条件,来理解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金融机构;特殊性;高风险;信贷市场

一、前言

金融机构的功能在于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利用自己的金融中介职能将家庭的储蓄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实现资源的错位跨期配置。金融机构行使金融中介的职能在于其具有掌握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的优势,能够利用自己的监督职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金融机构具有企业特征,但它与其他工商企业具有明显的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如下:

二、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性

金融机构的核心功能在于其风险管理功能(何自云,金融机构的边界:经济功能与制度成本),但金融机构自身也具有巨大的风险,其风险性由下列特征体现。

 1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比较少,财务杠杆比较高。在M-M的理论框架下,企业的行为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但现实世界是个存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世界,因此,M-M的无摩擦的理想境界只是一个理想的分析范式。相对其他工商企业而言,金融机构的资本资产比率低很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金融机构要求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也即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负债率高达90%。因此,金融机构的财务杠杆比一般工商企业高得多。过高的负债率必然意味着更大的财务风险,如同其他工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会导致企业破产一样,银行在金融恐慌中的挤兑一样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因此,为防止流动性不足,金融机构会保持一定的储备以备储户提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会在央行储备相应的存款准备金以备不虞。在很多国家,为防止金融机构的偿付危机,很多国家进行了存款保险,或者为金融机构提供国家的显性或隐性担保。从银行的特点来说,其大规模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的特点,其针对的客户主体是成熟的企业而非中小企业。

2、银行在破产倒闭后,由于其巨大的外部性,因此,政府一般会对其进行救助。在银行内部存在着“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和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由于救助惯例的存在,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预期到政府将来可能的行为,因此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即对银行从事的业务的风险防范有所疏忽,或者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而企业破产后,政府一般不予以救助。 银行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方面,银行通过中介解决了资金的跨期配置问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具有比较大的正的外部性;同时,银行破产倒闭时候,其可能导致很多企业和家庭受到损害,甚至可能引发银行危机和经济危机,因此相对于企业倒闭来说,银行倒闭的负外部性要大的多。 银行产生风险和危机后,为了避免巨大的负外部性,其风险多由政府和社会承担,最终损失的储户和政府的利益,而企业破产的损失主要由股东承担。

3、企业通常在经营活动中所受管制较少。由于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货币资金运营,大量岗位和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钱打交道,更多地面对着金钱的诱惑,因此,金融机构面临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比较突出,因此,必须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和非常严格的管理。银行受到更多监管。比如银监会,如果企业上市了,还要受到证监会的管辖,而如果在境外上市,还要受到境外的相应监管法规的监管。对于企业来说,很难有一致性的安排,但巴塞尔协议却对世界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做了要求。金融机构的债权人是相对分散的,因此,由于成本约束,导致其无力监督。因此可能采取搭便车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防止巨大的外部性,国家一般要提供作为“公共品”的监管。

4、在不完全对称契约的条件下,借贷双方存在着利益冲突。委托人何代理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由于不完全信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贷款人无法识别借款者的优劣;在贷款人遇到资金超额需求时,如果贸然提高利率,就会迫使低风险贷款者退出市场.只剩下高风险贷款者,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在这种条件下.贷款人通常去放弃利用利率手段来满足超额需求,而是用其他方式来进行信贷配给,以便把贷款中发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信贷配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特殊契约关系。

5、在产品市场中,可以说绝大多数产品都实现了市场化;而在于金融机构的市场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未实现市场化(如利率的市场化),大量的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政策存在,利用租金转移或者租金重新分配进行资源的配置。因此,表现出贷款利率管制,同样由于利率管制导致信贷市场的价格扭曲,高利贷盛行,或者银行通过产品创新突破管制。

三、银行提供产品的特殊性

银行提供存款产品和贷款产品,并履行支付中介、货币创造、政策传导功能,它提供的产品与其他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也有特殊性的一面。

1、一般企业都有产业链的上下游,因此容易整合,整合的路径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而银行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银行的整合更多是横向一体化,同样,银行的产品也更容易模仿。金融机构的产品是一个又一个合约。银行通过产品的组合,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而企业的产品相对有限,产品多元化的步伐也有限的多。

2、银行的产品交易费用相对较低。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银行产品进行支付,结算等交易相当便捷。这与其他产品或服务局限于地域性有很大区别,其他工商业产品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导致的交易成本很大,而银行的产品可以在全球24小时进行交易。

3、贷款这种金融产品和实物商品有所不同,实物商品是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讨价还价后的即时交易,更多情况下是一种现货交易,在交易后所有权和使用权利同时易主。而贷款是在成交后,只是使用权易主,所有权并没有发生真正转移。需求方要求按月归还利息,在合同末期,归还本金,既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体现了一种远期合约的思想。因此对贷款的定价,是在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对其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价值的定价。在既定风险下,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价值越高,其价格就越高。

4金融机构除了资产负债的表内业务以外,还有大量的表外业务。因此相对与其他企业来说,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更容易造假,尤其是表外业务在金融机构的收入的份额越来越高的现在,也正因为如此,金融机构借助表外业务进行高风险投资的行为(如期货期权,对冲交易)越来越难以监管,英国的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就是进行大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倒闭的。

四、银行产业的特殊性

1、银行规模经济特征明显。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它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其资产和负债,减少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趋势。银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2004年全球前500家大银行,最低资本金达到6.4亿美元,最低资产规模达到200亿美元。陆洋曾证实我国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增长与资产规模增长呈高度正相关,这也可以解释当前外资金融机构热衷于并购参股而直接经营进展缓慢的内在动因。而国外的情况也证实银行具有规模效应:1996-2000年美国资产规模小于5亿美元的社区银行资本收益率为12.7%,非利息收入占比为16.8%;规模在5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的社区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14.3%,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1.9%;而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之上的银行资本收益率为16.5%,非利息收入占比为39.8%

2金融机构是个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

信息对金融机构来说具有极端重要的价值,因此,信息的完备性和信息到达的时间对于金融机构经营极其重要。金融机构采用现代IT技术,购买先进设备,争先创造自己在结算,支付,信息沟通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由于规避监管法规和扩张利润的激励,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整个行业体现出了创新的特点。

3金融机构的信誉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

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储户之所以愿意把手中的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是基于对银行的信用的认识和肯定。同样,金融机构之所以敢于把资金贷放出去,也是对客户信用的肯定。一旦金融机构发生信誉危机,那么金融机构就可能面临挤兑而破产。因此,在发生金融恐慌的时候,政府出面稳定储户的信心,恢复储户对银行的信誉。

4金融机构不是一个完全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一方面,金融机构经营的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组合,它与企业的以利润为目标有所区别;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由于其外部性的存在,为避免其倒闭可能造成金融体系甚至宏观经济的安全,金融机构在追求三性的同时应该注重社会效益,多承担一些比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 金融机构中存在着更多的信息不对称和更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金融机构的储户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清单无从得知,同样,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信息也不能说是完全了解,同样,金融机构的股东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于其下属(如信贷员等)都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问题,由此形成储户-金融机构股东-金融机构管理人员-金融机构操作人员-借款企业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5、鉴于中小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和金融业的巨大的外部性,世界各国对银行都基本采用国家控股的方式,或则从立法上禁止私人对银行的控股。此举是防止关联交易和内部人控制。

五、简要的结论

 以上分析探讨了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性,信贷市场的不均衡性,银行产品的特殊性以及银行产业的特殊性,我们可以更确切地理解金融机构的功能以及金融机构的行为,正式由于其特殊性的约束,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不同于企业的最优选择,因此,完全按照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般企业理论的方法来解释金融机构的行为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陆洋:当前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战略分析[J].投资研究,20055.

[2]赵勇,吕若彬:试析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及其对法人治理的影响 [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2

[3]王永利:金融机构的特点与改革 [N].学习时报,2005822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