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新形势下网络贷款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随着金融创新的形式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迅速进入校园信贷市场,网络贷款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监管,越来越多的不良平台开始引诱大学生参与,使原本自控力就较弱的大学生深陷其中。近期有一些不法贷款平台业务开展到了职业学校和中学,利用网络贷款向中学生放贷的情况。这些借贷公司专门借钱给刚满十八周岁(正常入学的高三学生中约有一半),但是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群体。中学生关于理财的教育远未跟上,对金融知识方面仍显欠缺。对于收入来源主要靠父母的学生,过度宽松的贷款约束无异于是对过度消费的怂恿。在缺钱的情况下,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贷款的蛊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关键词:网络贷款;学生群体;影响建议

 

一、网络贷款的发展与现状

2002年,招商银行第一次发行了针对学生的信用卡,抢占大学生的信用市场。由于此类业务容易出现高违约率、高坏账率,2009年银监会提出要求,各银行逐步暂停该类业务,退出学生信用卡市场。但是大学生们巨大的消费需求被激发出来,从2013年开始,“网络贷款”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随后年网络贷款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提出,2015年开展网络贷款业务的互金平台急速增长并达到顶峰,做网络贷款业务的平台达到了108家。

由于出现了一些裸条跳楼的悲剧,2016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园信贷的政策,当年8月,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网络贷款问题,各地监管层及自律组织也陆续出台当地规范网络贷款的政策和相关文件。加上社会舆论压力等原因,网络贷款平台纷纷选择退出市场,开展网络贷款业务的平台数急速下降。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2月底,全国共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网络贷款业务,主要为消费分期平台和P2P网贷平台。

目前网络贷款平台主要提供两种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一种是分期消费,即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商品购买,以3C数码产品最为常见;另一种产品服务是现金贷,以小额信贷为主,一般采用等额本息分期还款方式,借款金额一般在500-5000元不等,多的可达万元以上。仅提供现金贷服务、仅提供消费分期服务、以及同时提供消费分期服务和现金贷服务的平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二、网络贷款学生群体的影响

经过2016年的整顿,网络贷款平台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市场广阔,有些网络贷款的业务已经从大学延伸到了高中。现在高中和职业学校中有些学生也利用网络贷款进行提前消费,这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网络贷款的吸引力大

学生想进行消费贷款时,申请正规银行的信用卡比较难。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向经查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方应具备相应的偿还能力。而且在发放学生信用卡之前,发卡银行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并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身份的真实性。不少银行为了防控风险,即使发放给学生信用卡,也将额度控制在500元到3000元左右,使学生无法进行一系列“高消费”。

不同于传统信贷,以“消费贷”为主的网络贷款对学生的还款信用及抵押担保没有特别要求。当前学生进行网贷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如名校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如京东白条等。

小型分期平台提供的消费额度大多在5000-10000元之间,为了刺激学生借贷购物,各平台纷纷推出了花样繁多的广告与促销,对没有收入的学生们的吸引力非常大,以至于常常超出个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大额商品和购买或消费。例如有针对学生的应急贷款广告写道:“没钱换手机怎么办?没钱旅游怎么办?没钱约会怎么办?无抵押贷款,秒速到账。”;一则小额贷款广告写道:“专属金融平台,无抵押无担保,仅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借款10050000元,放款只需两小时。”而“人人分期”的广告则写道:“零元购物,闪电发货,购物只需填写注册信息选择商品便可坐等收货”,且注明长期招聘校园代理。

2、还款利息模糊化

某些网络贷款平台不考虑学生实际的偿还能力,在广告宣传中恶意隐瞒实际资费,风险警示几乎为0网络贷款平台常常以低息和分期的宣传来吸引学生,商业领域的借贷通常采用复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方法计算每期应还金额,贷款利率普遍在20%以上,实际利率明显高于银行。为避免高息将学生吓跑,平台通常将利息模糊化,采用看起来较低的月利率进行宣传。

16G版的iPhone6s手机在京东商城的售价仅为3988元,在分期乐平台购买一台同款手机,售价4288元,可以零首付,选择12个月分期,应偿还的总金额为4677元。看似其对应的年利率为9.1%,但是由于价格更高,按照实际市场价格计算,年利率实际是17.3%。某分期平台在做春节推广活动,虽然没有利息,但每个月要收服务费78元,折算成利息的年利率达到惊人的为23.5%

如果学生年满18周岁,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情况下,是可以正常借款的。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很多网络贷款平台打擦边球,利率接近但不高于法律规定的上限,使得网络贷款看似对学生不公平,但确实是合法行为,借贷约定受到法律的保护。

高利息不仅加大了学生还款的经济压力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违约风险。一旦学生出现违约,平台收取的违约金也普遍较高,一般是贷款金额的0.5%-1%/天。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贷款存在高利贷的倾向。

3、催款手段暴力化

在校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款主要依靠父母的生活费和零花钱。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款。学生借款时要填写同学、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如果没有及时还款,贷款学生就会接到催款短信和电话的狂轰滥炸,甚至找其家长和亲朋好友要账,以暴力手段进行催款。这些催收手段不文明,给借款学生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很容易让借款人走向“极端”。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为了避免这面这种情况发生,常常会通过另一家贷款平台再次借贷来还前一家的借款。经过若干次操作,原本不多的借款滚动成学生无法还清的巨款,最终由父母偿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会选择一些极端方式逃避现实,从而造成人生悲剧。

 

三、建议

1、学生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生借款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学费和生活费;二是创业;三是消费。中学生的网络贷款主要是第三种,尤其是不顾自身实力的超前消费。高中学生的危机意识较弱,相关金融教育相对欠缺,同时又是一群有超前消费意识的群体有强烈的分期消费欲望网络贷款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群体一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很容易陷入过度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在一些中学校园中,学生们互相攀比心理较强,涉世未深,没有持续收入来源,所以网络贷款可以轻易借钱给他们,无形中更加剧了他们的消费欲望,刺激了超前消费。但是由于学生因此从学生自身来看,需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量力而行,杜绝外界的诱惑。

2、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与知识普及

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区域较小,学校首先要精化校园环境,及时清理各种小广告,杜绝网络贷款的各种小广告在偏僻角落出现;另外,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金融知识的讲解与普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对网络贷款的危害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使学生了解其中利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金钱观消费观,避免校园攀比心理,防患于未然。

3、借贷平台应提高借贷门槛

网络贷款平台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亟待加强监管。借贷平台应该综合学生以往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如奖学金、兼职收入等)、家庭支持力度、资金的用途等信息,综合对学生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进行严格的审核,符合要求的学生再给予相应贷款额度的发放。不能以手续费、滞纳金的形式,变相的设置一个高利贷的陷阱。另外,各借贷平台应该进行信息共享,互通借款人在各平台的实际贷款额等重要信息,避免学生过度消费,而产生违约风险。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商业不能违背良知,网络贷款要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不能把风险都转嫁给涉世不深的学生。

4、对网络贷款平台加强监管

网络贷款是一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有着现实市场的需求,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就“一刀切”。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监管政策明确监管责任,健全并细化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立快速投诉通道,对网络贷款企业完善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机制。可根据网络贷款平台的不同类别实行不同的监管,对于以创业、学业贷款为主的平台应给予扶持,帮助平台完善技术、降低风险,控制不良贷款率;对于以分期购物、旅游消费为主的平台应适当提高进入门槛,严格审核,规范借贷流程,确保催款方式合理合法,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