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商超“变身”体验店:热闹背后的盈利困境
发布时间:2025-09-14 点击: 149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商超“变身”体验店:热闹背后的盈利困境.jpg


转型热潮:线下商超的新出路

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线下商超正面临愈发严峻的经营困境。曾经客流密集的大型卖场,如今常处于冷清状态,不仅客流量大幅缩减,销售额也呈持续下滑趋势。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众多线下商超已启动转型探索,其中,通过增设餐饮、亲子业态以转型为体验式门店,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发展方向。


以北京阳光新生活广场为例,在家乐福撤出后,该商场积极推进转型工作,对原家乐福占据的二、三层共计 2 万平方米经营空间进行改造与分割。在引入盒马鲜生之后,商场又陆续新增了大批餐饮品牌,同时计划引入亲子乐园、影院等业态。转型后的商场招商率达到近 90%,客流量已恢复至往年水平。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永辉超市天津 SM 广场店,该店借鉴胖东来的运营模式进行自主调整后,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2 倍,客流量增长达 120%,同时还带动 SM 广场整体客流实现同比及环比 95% 以上的增长。这些成功转型的案例,为更多线下商超注入了信心,促使它们纷纷加入转型行列。

热闹背后:盈利承压的现状

然而,转型后的线下商超是否真能就此摆脱困境、实现盈利增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尽管部分商超客流量有所回升,但多数企业在盈利层面仍面临巨大压力。


以永辉超市为例,2024 年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900.91 亿元,同比下降 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1.68 亿元,同比降幅达 287.47%。尽管 2025 年第一季度,41 家完成调整改造的 “稳态门店” 累计实现利润 7472 万元,但从整体经营状况来看,永辉超市的盈利形势仍不容乐观。无独有偶,家乐福在转型过程中同样遭遇盈利难题。尽管通过引入新业态与新品牌,家乐福的客流量有所提升,但受运营成本上升影响,其盈利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从营收维度分析,增设餐饮、亲子业态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但这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尚不足以弥补传统零售业务的下滑缺口。此外,新业务所在市场竞争激烈,商超要在其中占据稳定份额并非易事。


成本方面,转型后的商超面临多方面压力。首先是租金成本,为吸引优质餐饮及亲子品牌入驻,商超往往需提供较为优惠的租金条件,这无疑增加了自身运营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新业务开展需要餐饮厨师、亲子教育老师等专业人才,直接导致人力成本大幅上升;此外,装修成本、设备采购成本等前期投入,也为商超盈利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利润层面,由于营收增长缓慢而成本持续上升,许多转型后的商超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部分商超甚至陷入亏损困境,即便未出现亏损,微薄的利润也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由此可见,线下商超转型为体验店后,虽表面呈现热闹景象、客流量有所回升,但盈利环节仍存在诸多待解难题。

成本之困:高投入与低回报

线下商超转型为体验店,成本增加是无法回避的核心难题。租金方面,为吸引优质餐饮及亲子品牌入驻,商超常需提供优惠租金条件,部分商超甚至会为新入驻品牌提供一定期限的免租期,这直接导致租金收入减少。即便提供优惠,部分繁华地段的租金本身仍处于高位,成为商超的沉重负担。


装修与设备采购同样需要巨额投入。为打造独特购物环境以吸引消费者,商超在装修环节往往需投入大量资金,从整体空间设计到细节装饰布置均需精心规划。例如,亲子区域需采用环保、安全的装修材料以保障儿童健康,这进一步推高了装修成本。设备采购方面,餐饮区需专业厨房设备,亲子区需各类游乐设施与教学设备,这些设备不仅采购价格高昂,还需定期维护与更新,持续增加运营成本。


以一家面积为 10000 平方米的中型商超为例,转型为体验店时,仅装修费用就可能高达 500-1000 万元,若叠加设备采购成本,总投入可能轻松突破 1500 万元。且这仅是一次性初始投入,后续还需持续投入运营成本。


尽管客流量有所回升,但将客流转化为实际利润并非易事。新业务培育需要时间,消费者对新引入的餐饮、亲子业态需经历接受与认可的过程,在此期间,新业务收入增长相对缓慢,难以在短期内覆盖成本。此外,受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商超及入驻品牌常需开展各类促销活动,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从成本增加与盈利增长的对比来看,二者存在明显不匹配:成本增幅集中在短期内,而盈利增长不仅过程缓慢,还充满不确定性。这导致许多转型后的线下商超虽表面客流回暖、人气旺盛,实则在盈利层面陷入困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竞争之殇:同行与跨界的双面夹击

线下商超转型为体验店后,首先面临的是同行间的激烈竞争。随着选择转型的商超数量增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一区域内可能出现多家转型后的商超,它们在餐饮、亲子等业态上展开直接角逐。以北京某区域为例,在短短 3 公里范围内,就有 3 家大型商超增设了亲子乐园与美食广场,导致客源被严重分流,每家商超能吸引的顾客数量大幅减少。为争夺有限客源,商超间不得不开展价格战与促销战,频繁的打折、满减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却极大压缩了利润空间;且长期依赖价格战易让消费者形成 “等待降价” 的消费习惯,不利于商超长期稳定发展。


除同行竞争外,餐饮、亲子行业的跨界竞争也给转型后的商超带来巨大挑战。在餐饮领域,专业餐饮品牌深耕市场多年,在菜品研发、口味把控、服务质量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以海底捞为例,其凭借优质服务与独特火锅口味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相比之下,商超内的餐饮业态虽能借助商超自身客流,却在专业性上难以与之抗衡,消费者选择餐饮时更倾向于专业、口碑好的餐厅,导致商超餐饮业务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亲子行业的情况类似,专业亲子教育机构与亲子游乐场所拥有更丰富的运营经验与更专业的师资力量。例如金宝贝早教中心,专注儿童早教多年,课程体系完善且深受家长信赖。而商超内的亲子业态在品牌知名度与专业度上相对较弱,难以吸引高端客群;同时,亲子行业对场地安全性、趣味性要求较高,商超在场地改造时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专业需求,进而影响消费者体验。


在多方竞争夹击下,转型后的线下商超盈利难度进一步加大:同行竞争导致客源分流、市场份额被瓜分,跨界竞争则使商超在新业务上难以形成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商超既要应对同行价格战,又要提升新业务竞争力,运营难度大幅增加;加之新业务市场份额有限,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大幅增长,最终导致商超在盈利层面陷入困境,可持续发展受阻。

需求之变:难以捉摸的消费者喜好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消费时代,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难预测的特征。如今的消费者不再仅满足于基础购物需求,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餐饮消费为例,消费者除要求菜品美味外,对餐厅环境、服务质量、菜品健康性与特色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 部分消费者会选择装修风格独特的餐厅以享受用餐氛围,还有部分消费者会重点关注食材来源与烹饪方式,追求健康饮食。


亲子业态的消费需求同样复杂,家长为孩子选择亲子游乐场所或教育机构时,会综合考量场地安全性、趣味性、教育价值及师资力量等因素。例如,优质亲子乐园不仅需配备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还需提供专业亲子教育课程,才能有效吸引家长与儿童。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喜好变化速度极快,某类风格的餐饮或亲子项目可能短期内流行,很快又被新潮流取代。例如,前几年热门的海洋主题亲子乐园,受消费者对新奇体验需求的影响,如今热度已有所下降,而融入科技元素的亲子体验馆开始受到青睐。


线下商超在把握消费者需求时面临诸多难点:一方面,市场调研准确性难以保障,消费者群体庞大且结构复杂,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需求差异显著,商超难以全面、精准地掌握各类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往往较为模糊,部分消费者自身也无法清晰表达真实需求,这为市场调研增加了难度。即便商超通过调研获取了部分需求信息,在将信息转化为实际商业决策的过程中,还会面临滞后性问题 —— 从调研到决策再到实施需经历多个环节,耗时较长,而在此期间消费者需求可能已发生变化。


由于对消费者需求把握不准确,许多商超引入的餐饮、亲子业态难以满足消费者期望:部分餐饮品牌菜品口味不符合当地消费者饮食习惯,导致顾客稀少;部分亲子乐园设施陈旧、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儿童注意力。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商超客流量与销售额,进而对盈利造成冲击。由此可见,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是线下商超转型体验店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重要挑战,唯有精准把握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商超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并实现盈利增长。

破局之路:探寻盈利新方向

尽管线下商超转型体验店面临诸多困境,但并非无破局之道,精准定位目标客群便是实现盈利的关键举措。商超需深入分析周边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特征,据此有针对性地引入餐饮与亲子业态。例如,若周边以年轻家庭为主,可引入中高端亲子教育品牌与时尚餐饮品牌,满足该群体对品质与时尚的需求;若周边老年消费者较多,则可增加传统风味餐饮及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亲子互动项目。


创新服务与营销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商超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服务层面,可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为顾客定制购物清单、策划专属亲子活动等,增强顾客粘性;营销层面,可借助社交媒体、线上平台开展多元化宣传,同时设计线上线下联动的促销活动,如线上预订线下取货享优惠、线下消费线上参与抽奖等,吸引更多消费者。


优化运营管理以降低成本,同样是实现盈利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管理方面,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与更优质的供货条件;库存管理方面,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减少库存积压与缺货现象。人员管理方面,可加强员工培训以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合理规划岗位与工作时间,降低人力成本。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商超可引入智能设备并应用云计算服务,实现商品实时监控与库存智能化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还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挖掘消费者购物习惯与需求,为精准营销与商品选品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线上浏览与购买记录,掌握其偏好,进而有针对性地推荐商品与开展促销活动。


综上,线下商超转型体验店虽挑战重重,但只要找准方向并落实有效策略,便能突破困境、实现盈利增长。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唯有持续创新、主动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结语:转型仍在继续

线下商超向体验店转型,是在市场变革浪潮中的一次勇敢尝试。尽管目前在盈利层面面临成本增加、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难把握等痛点,但并非毫无转机 —— 通过精准定位客群、创新服务与营销模式、优化运营管理及加速数字化转型等策略,线下商超有望突破困境,实现盈利增长。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线下商超的转型之路虽布满坎坷,但只要坚持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相信未来,转型成功的线下商超将以全新面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在零售市场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