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
 产业研究
观光农业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5-03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孔维征  邹平市高新街道办事处  山东邹平  256200 

 

摘要:观光农业旅游的是依靠农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实现生态游玩让游客感受农业技术以及自然生态丰富游乐项目。观光农业旅游可显着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对原生态自然农家环境的向往驱使下,农村观光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经济构成中的重要组成。现如今传统单一式的观光旅游经营模式已经逐渐转化为多种经营模式涵盖了水产品养殖业林业种植业畜牧饲养业农业种植业等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下为农村观光旅游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首先分析了观光农业旅游的特征针对现如今农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点观光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村旅游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4;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9-0000-02

 

观光农业旅游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特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当地人集思广益所开展的旅游项目能够明显活跃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并增添劳动就业岗位[1]。随着各地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规划开发期间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对资源的开发导致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2]。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必然会带来变革性影响经济结构组成以及经济收入相较于传统以种植为主的状态而言有了明显改变但如何充分利用观光农业旅游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还需展开深度分析。

 

一、观光农业旅游的特征及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以农业生产活动为支撑

观光农业旅游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结合了旅游与体验两种形式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特色性旅游感受[3]。随着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好奇心的逐渐加强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保障这一基本属性才可实现持续性的吸引力有限的自然资源创造更大价值。现如今观光农业旅游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涉及到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可过于形式化否则会让游客感到视觉疲惫也不可缺乏特色性否则难以持续性发展[4]。要想通过观光农业旅游提升农村经济状况必须有机结合旅游业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不可一味的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忽视了农业生产活动原汁原味必须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以及基本属性。

农业资源类型丰富

观光农业旅游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农业资源作为基础在旅游消费层面更强调绿色消费。其发展方向向着经济型健康型环保型绿色型发展更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知识性娱乐性实践性以及参与性[5]。在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旅游时应强调农业资源的可参与性以及观赏性。目前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多依靠自然资源由于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且农业资源分布范围较广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其特色丰富多彩因此当地可开展更具独立性特色性的观光旅游依靠自然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6]。旅游开发者与当地政府部门应通过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与农业手段旅游观光农业完善化,充分展示与农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品种并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实现动手参与通过农业生产活动增强体验感。

发展潜力较大

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消费观念的变革推动了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现如今节假日与双休日的存在让劳动者更愿意利用休息时间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花费并不高的金额让身体及思想处于不同的旅游环境之中得到特色性的旅游体验[7]。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有示范功能的农村生活活动以及现代农业庄园等旅游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基本相符。若可有机融合旅游业以及农村庄园特色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早年间,将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与旅游有机结合的农家乐等活动对游客的吸引力度较大但由于经营上的规划不当以及消费档次偏低农家乐形式的农村旅游市场逐渐冷却观光农业旅游必须挖掘更多有效消费资源从消费档次旅游动机旅游规模上提升等级充分发挥该行业的巨大潜力。

 

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显露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足

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与经营缺乏宣传力度将明显影响盈利效益以及经营持久性。管理者并未认识到营销策略对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性,对消费市场缺乏研究与调研,在单一的宣传下可能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缺乏创新意识,单纯对其他观光旅游景点加以模仿而缺乏特色性。由于缺乏详细调研,宣传手段可能较为低端或缺乏吸引力,游客市场较为狭窄,对当地的旅游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其盈利有效性。目前不少观光农业旅游在宣传上存在过度夸大情况,口头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消费者的切身体验并不佳,在口口相传下导致观光农业旅游陷入绝境。一些旅游景点由于宣传力度较小,其影响力仅局限于周边地区,旅游市场过小,无法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通过观光旅游提升农村经济收入,必须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并创设独有品牌,提升创新意识,强化营销手段。

(二)生态环境破坏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大力开展观光农业旅游虽然在短期内创造了农村经济收入,但建立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基础上的观光农业旅游并未将上述因素融合并协调发展。其资源优势逐渐遭到破坏,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逐渐下滑。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但农业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状况。若一味地重视经济利益、盲目开发农业资源,会直接影响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平衡性。在大兴土木下,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无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少观光农业旅游的特色在于耕地、农作物、植被、山水,若大规模的加以重建或改造,在短期内可提升当地财政收入与经济水平,但会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破坏,并对原本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加以改变,导致古朴的文化氛围逐渐趋于商业化形式,对建立的旅游口碑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恶性竞争现象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竞争呈现出明显恶性状态,尤其是同一自然资源下出现了多个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经营者,以五花八门的经营方式开展旅游业。例如旅行社政府联合形式、公司农户联合形式、农户联合形式、个体农庄形式、股份制等。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在一段时间后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导致当地旅游自然资源无法凸显特色,不协调状况破坏了当地自然美。

 

三、观光农业旅游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与监管

农村当地政府部门发挥自身主导地位,引导农业观光旅游事业正规、有序的发展,并列入到政绩考核项目之中。对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划分更多资金予以支持,让农业观光旅游企业得以良好、稳定发展。通过资金支持鼓励其发展热情以及创新动力,让当地农村观光旅游业实现交通便利、品牌效应、规模发展、长远发展。政府需主动、积极、科学的展开引导,让观光旅游产业处于良好健康发展状态,正确认识自身定位以及发展特色,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保持品牌特色。

(二)着重于内涵展现

观光农业旅游是建立在农村自然资源以及民俗特色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强调文化底蕴的有效发挥,重视当地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财富。在观光农业旅游中融入民俗文化,提升旅游的特色性以及游客体验感。一方面可将其作为宣传点,扩大宣传范围,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前来观光;另一方面也可让农业观光旅游具备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让观光旅游除了娱乐性、趣味性以外增添一份文化性。在建设观光旅游文化点时,应全面调查其文化内涵,对民族艺术、文物古迹、传统工艺等深度挖掘,古庙、古树等可采用参观形式安排在旅游项目之中。将农村地区的文化底蕴向游客展现,让游客在观光体验的同时不仅仅得到身体上的放松与休闲,还可在思想上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

(三)科学规划观光类型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村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其周围自然环境、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带的差异造成其村落之间在观光旅游特色上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因此在发展规划上必须因地制宜,积极考虑当地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或文化底蕴,在观光农业类型上具备特色性。管理者需展开科学规划,对当地的农业种植特点、历史文化传承、乡村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全面调查,避免出现观光旅游建设同质化现象,减少恶性竞争的潜在发生率并提升自身的个性化程度。观光农业旅游在建设规划上应更偏向于旅游行业而非农业,因此需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住宿的舒适性、观光的休闲性、旅游的体验性。

(四)全面化发展

观光农业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并非仅局限于旅游产业,还可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从娱乐、环境、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实现产业迅速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并转移剩余劳动力,让旅游业带动其它优势资源共同发展,促使农村当地经济状况得以有效改进。应强调本地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当地产业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调整,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或民俗文化优势规避旅游经营风险,在发展的同时需注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以及环境的保护。可开发当地特色旅游产品,让城市居民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远离喧嚣、返璞归真,体验到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与大自然的舒适感。因地制宜的开发旅游产品,打造优势资源以及旅游品牌,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当地政府需打造优势产业认识到在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过程中显露的问题并针对性加以改进通过观光农业旅游让农村经济得以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婷,吴春焕.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7):226-230.

[2]林秀治,黄秀娟,陈秋华.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6(02).

[3]徐剑萍.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举措[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4]郑石,林国华.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7(03).

[5]张霞.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行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12):178-179.

[6]王春阳.我国乡村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7).

[7]李兴,王健.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调研及贡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J].农业工程,2013(03).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