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要:建立起中小银行业务创新的内生动力机制,应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意味着它在业务创新上应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和投资群体。为此,其在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和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上,应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并且还应在银行的组织环境上建立起相应的文化来。

关键词: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内生动力机制;构建;实施

 

随着各大中小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造的完成,如何在激烈的增值业务竞争中取得优势已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课题,特别对于那些区域性中小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更是如此。比较而言,原四大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强劲的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这就使得它们在业务创新上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市场号召力。反之,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却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建立起中小银行业务创新的内生动力机制来,则成为了笔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引入金融市场中的供求机制可知,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存在着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两个动力来源。由于受到金融业务专业性的决定,往往以银行供给作为主导。可见,以银行供给为代表的内生动力机制的建立则成为了关键。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内生动力机制的理解

将物理学中的术语引入到本文中,首先需要就它所具体指向的内容进行理解。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意味着它在业务创新上应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和投资群体。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内生动力机制可以解构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

在中小商业银行组织资源范畴下来理解可知,从事金融业务创新的专业人员构成了内生动力系统中的主体,且他们成为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要件。正因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使得他们在开展业务创新时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判断。惟有这样,才能使得金融产品能在特定区域范围内获得青睐。为此,建立起专业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技能,便成为了内生动力机制之一。

(二)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

    所谓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可以理解为,金融产品本身为银行所带来收益的可能。作为增值业务来说,其对于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建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优势,以及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都承担着格外重要的功能。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收益目标呢。当然,还需要从区域性金融市场的需求方寻找答案。不难明白,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建立,同样需要关注区域消费主体的偏好与能力。

    以上两个方面的理解,就为内生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切入点。

二、理解基础上的机制构建

遵循上述逻辑,内生动力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

上文已经指出,应关注业务创新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技能。实践表明,建立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重要环节还是在岗位意识上。实践表明,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对于员工的岗位技能一贯重视,通过采取培训和传帮带的形式来推进。然而,如何将区域植根性的价值取向置入专业人员的头脑中却是较为忽略的问题。从营销策略的选择角度来看,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应较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上,形成差异化和本土化趋势。而这就意味着,岗位意识驱动下的市场调研活动则成为必然。

(二)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

    不可否认,本文并未对特定区域的金融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交代。但建立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则需要以当地产业结构和投资者个体的资金能力相联系了。为此,这里以西部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则成为当地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而对农业发展进行小额融资的金融机构一般是信用合作社。可见,这就为本地中小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着力点。这样一来,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之一也就构建形成了。

   三、机制构建下的实施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机制构建下,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建立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组织环境

之所以强调组织环境,可归因于组织文化的建立将为内生动力的激发提供长效机制。依照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首先它应形成顶层设计,并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顺序递进中实现业务创新人员的岗位意识自觉。不难看出,这在当前中小中小商业银行的运营中是被忽略的。在具体的实施中,管理层应将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规划以报告的形式传递给专业人员,并在营销原理的帮助下激励员工走出去进行市场调研。

(二)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实施路径

遵循上文的论点,应增强员工岗位意识的培养。在组织环境营造的基础上,还应在案例解构和市场需求导向上下工夫。针对前者来说,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植根于本土实际情况的业务创新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向专业人员建立起一种意识,即惟有抓住了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投资者的消费心理,才能在差异化战略中战胜原四大国有中小商业银行。针对后者来说,则主要建立起他们关注金融市场变化和参与市场调研的意识。

(三)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实施路径

上文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阐述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小额贷款的业务创新活动。其实,这只是创新活动之一,但却是与西部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同理,作为中部的资源指向型产业特征,以及东部的高端制造业特征来说,中小中小商业银行也应在业务设计上做到匹配性。

四、小结

本文认为,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意味着它在业务创新上应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和投资群体。为此,其在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和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上,应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并且还应在银行的组织环境上建立起相应的文化来。

 

 

参考文献:

[1]王威.中小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12(6.

[2]王海涛.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7.

[3]邓玉.打造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J].金融电子化,2012(7.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