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服务于农村的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规模小、抵抗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脆弱的特点,因此,重点管理研究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有利于农民这一类弱势群体贷款需求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稳定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对策

一、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偏离市场定位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中“喜好大企业、名人、嫌贫爱富”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贷款方式的定位就偏离了对普通农户的贷款。

2)贷款分类质量不高

现在,制约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是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所以贷款工作的“重心”也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清收。只要不良贷款有新的增加额,一般归为基层信贷人员的责任,因此,一般的信贷人员为了逃避责任也会掩盖不良资产的增加额,这种人为的掩盖方式会导致不良资产的“隐性积累、定期爆发”。

3)突出的操作风险和混乱的内部控制管理

由于地方信用环境较差,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质量差,但是除了地方信用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要归于内部违规和突出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顶冒名贷款的泛滥。

4)信贷队伍建设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在信贷人员数量和整体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部分信用社不够重视对信贷队伍的建设,造成了信贷队伍整体素质较差,不能准确掌握信用社业务的发展方向和有效控制风险。

5)内部评级制度体系的建设不完善

到现在为止,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尚未完善。企业评级的方式采取与外部评级机构一起合作,外部评级机构完成基本上所有的实际操作;个人评级的完成就完全依靠信贷人员的经验,根本没有统一的评级模板。

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1)内部风险治理环境的改善

已经批准实施的信用风险战略,制定完整的信用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政策程序等,高级管理层必须有效执行,农村商业银行所有授信业务都必须包括在这些政策程序中;传达和监督各项授信政策制度应由上到下的在农村商业银行全部范围内实施,同时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的改变随时调整授信制度和政策,保证工作人员在办理涉及信用风险的相关业务时能够按照实时的标准政策有效的完成。

(2)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首先,建立授信检测系统,系统的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全程监控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其次,建立适合的内部评级系统,根据业务性质和规模确定客户关系,交易利润和授信价格;最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从数据信息中准确计量信用风险,根据内部评级制度发现潜在违约的可能。

(3)授信业务基本标准的健全

一是形成一个授信决策的制衡机制,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贷款的发放,保证授信决策连续性和科学性,运用适当措施降低和控制对个人或相关联公司的特殊授信程序而带来的 “近距离”贷款风险;二是授信标准完整配套,对借款人定义明确;三是授信限额制度的建立健全,汇总客户各类业务,制定授信额度程序。

(4)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进

一是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度量评级和控制体系,并持续使用,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信风险控制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二是当贷款授信质量逐步恶化或发现存在可能的问题授信时,建立相应的补救系统,;三是信用风险报告制度的建立,通过报告的方式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和信贷业务部门之间信息的了解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从内部管理上看,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必须做好三大方面,一是内部管理体系的设计、二是信用风险分析计量方法的选择和确定、三是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只有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在信用风险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确保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 主要结论

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创新的金融理论和创新的风险控制技术,现代金融机构的基础和核心已变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信用评级业务。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控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使其成为服务三农的有效金融手段之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降低、防范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就特别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对小额信贷业务中信用风险的管理。加强农村金融环境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有关机构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防范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发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沈沛龙,任若恩.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剖析研究[J].金融研究,20026

[4]孙可娜.中国金融风险的内生因素与制度创新[M],大津人民出版社,2003

[5]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及改革路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