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大资产管理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08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动因、行业现状以及对金融监管的挑战。具体而言,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大资产管理”时代到来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政策调整,分析了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政策和监管问题。文章特别指出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强调了货币政策增加监控资产管理行业指标的必要性。最后,在借鉴和比较英、美、德等国有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历史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金融监管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产管理行业;金融监管;国际比较;宏观审慎政策
 
一、我国“大资产管理”的背景及现状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机构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投资者的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该行业是全球金融服务业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1997年至2016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从全球市场分布来看,北美和欧洲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亚太地区规模增长迅速。目前北美(主要是美国)资产管理规模占全球50%以上,欧洲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占全球近30%。
资产管理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机构和个人财富积累的快速增加,他们对传统银行存款之外的多元化、高回报投资方式的诉求。二是2009年“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中大量地方债到期后的再融资需求,催化了银行表外业务和信托业务的发展。三是来自其他行业监管部门寻求“双赢”的政策竞争2012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资产管理“新政”,允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更多地以信托公司的方式经营信托业务,由此中国正式进入“大资产管理”时代。【/h/】中国“大资产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底,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资产总额已达约93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1%。预计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管理的资产总额将达到174万亿元,其中剔除通道业务后的规模约为149万亿元;二是各类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多层嵌套,形成了同业理财、银信合作、银证银基合作、银保合作、银信证基合作等合作模式。第三,分业壁垒打破,金融业混业经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银行母公司、全能银行等组织模式。此外,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二、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冲突
资产管理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冲突。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完全摆脱分业监管的限制,借助资产管理产品载体广泛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和贷款业务。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可以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商业银行贷款提供融资服务。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可以投资资本市场,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从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的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运用范围来看,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基本具有“全能银行”的特征,这与目前的金融分业监管有着巨大的冲突。
(二)产品多层嵌套和过度使用杠杆加剧风险转移
资产管理产品存在多层嵌套问题,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过度使用杠杆加剧金融风险。资产管理基金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金融市场上所有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交易对手涉及各类金融机构,成为金融体系交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既可能是金融风险的源头,也可能是金融风险传染的中继站。此外,资产管理人为了获取高收益,通过杠杆广泛参与期货、期权、掉期业务、证券融资、回购协议等业务,增加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性。
(三)大资产管理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
2011年前后,资产管理行业开始快速发展,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数据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2011年之前,传统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M2的增长率来发挥作用。然而,2011年后,M2作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明显减弱。这说明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机制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之后已经失效,其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资产端的扩张是通过银行间市场的主动负债实现的,逐渐弱化了调控基础货币量的作用。二是“大资产管理”下的金融脱媒现象,可能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加依赖于非利率因素。例如,货币政策可能更多地通过抵押贷款市场的流动性和信贷渠道传导。第三,表外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信合作中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产品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影子银行在加息冲击下放宽贷款条件,导致高风险企业综合借贷成本降低,从而刺激高风险企业增加杠杆,增加投资。这种反周期行为削弱了央行抑制投资的初衷。第四,混业经营和金融合并可能会降低储备市场的流动性,加剧经济动荡在地区和市场之间的传导,使央行更难将利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此外,金融业务合并产生的庞大金融机构可能会影响银行贷款的额度和定价,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
(四)刚性兑付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资产管理中的“信托”性质与“刚性兑付”事实之间存在冲突资产管理本质上是信托业务。理论上,只要严格在信托协议范围内执行业务,资产管理人就不必承担投资组合风险的责任。在实践中,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存在事实上的“刚性兑付”。此外,我国资产管理业务不规范,不同行业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者门槛差异较大,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对资产管理人监管不足,大多从事“资产池”运作。
中国的大资产管理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发展迅速。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是资产管理产品的增加。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金融业监管缺位,资产管理产品的复杂性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脱媒的出现导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的有效性降低。在国际经验的比较中,我们课题组发现,美、英、德三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对我国大资管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大资本管理框架下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
(一)宏观审慎政策
1.宏观审慎的目标和分析基础
审慎政策可分为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从目标上看,宏观审慎监管可以通过防范系统性风险来防止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损害;微观审慎监管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国际经济实体相继改革国内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完善。因此,分析和总结国际经验有利于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安排
尽管不同国家的宏观审慎框架存在差异,但现在人们认识到,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应明确分配给一个决策机构,由其决定其政策目标和权力。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具有专业知识,具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内在动力和独立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明确赋予央行向宏观审慎政策制定机构提出政策建议的权力,如德国和日本;一种是在央行或宏观审慎政策制定委员会中设立金融稳定职能部门,如美国
3.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目前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主要从两个维度构建。在时间维度上,要求金融机构在系统性风险累积时建立风险缓冲,在面临冲击时释放缓冲。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动态拨备要求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等一般资本工具,行业特定资本要求和风险暴露上限等资产端工具,以及准备金要求、流动性覆盖率、核心融资比例和贷存比上限等流动性工具。在结构维度上,主要是降低金融体系的相关性。
(二)混业经营监管
纵观各国资产业务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目前,我国银证、银保、银信、银基等合作模式层出不穷,各类资产管理行业间的分业经营模式早已被打破,混业监管是大势所趋。通过借鉴混业监管的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探索混业监管模式提供借鉴。
英国是几大金融中心中第一个采用单一监管机构模式的国家。监督各类金融企业和金融服务的职能由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同时,FSA作为独立的非政府监管组织,可以将政府从日常金融监管活动中分离出来,实现金融市场和监督管理的独立与统一,确立了英国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单一监管”的模式。
美国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其核心特征是母公司多为纯控股公司或实体企业,即不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特定金融业务,而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作为子公司相互平等。在这种模式中,“混业经营”主要体现在集团层面,子公司本质上并不是“混业经营”。
美国对金融控股公司采取的伞形监管模式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监管模式,即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相结合,并通过主监管人,即金融控股公司的第一监管人按照金融集团的主营业务设立,以发挥监管协调作用,避免权限和责任过于集中于一个监管机构。主要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受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的监管;主要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主要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受国家保险委员会监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其金融业务的不同,由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从2002年开始,德国成立了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将原来的银行监管局、证券监管局和保险监管局三个局合并,实行混业监管。联邦金融监管局全面负责对德国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但在实施金融监管方面仍与中央银行密切合作。联邦金融监管局设立了三个专业部门,分别监管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同时设立三个跨业务部门,处理跨领域问题。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稳定和健康运行,保护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偿付能力,保护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
四、大资产管理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
(一)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中国模式”
回顾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和政策演变,虽然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近五年的快速发展是长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果,但短期内是在商业银行和信托业主导下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催化下,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市场倒逼政策出台,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乏力的局面。虽然货币政策和各种行业政策是分开看的,但是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了资产管理行业的运营成本,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由于产品多层嵌套、表外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刚性兑付等特点,在这些政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资产管理行业容易形成较高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在“大资产管理”的背景下,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中国模式”。要统筹金融机构管理、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信息综合统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必由之路。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吸收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形成金融改革的后发优势。我们应该坚持渐进式改革。从国际实践经验来看,大多数成功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都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美国在1970年实现了大额存款利率的放开,历经10多年,在1986年实现了储蓄存款利率和全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日本于1986年实现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8年后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然而,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拉美国家在通胀未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深化未实现之前,仓促放松了对银行体系的管制,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国内经济进一步动荡。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做好前瞻性统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防范一切隐患,不断修正思路,及时调整市场化进度。
 (三)以建立金融稳定协会为起点探索新的金融监管模式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英美两国的金融市场相继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不断深化,混业经营趋势已经明朗。我国现行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向混业监管模式过渡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H/]2017年7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宣布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从金融混业监管的顶层设计要求来看,这将填补混业经营下“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空白,向金融混业监管迈出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应借鉴更成熟的金融监管制度和模式,转变金融监管思路,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改革和完善相关法律安排,最终实现新型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8.
[2]吴敬琏等《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组:《美国银行监管的模式、特点及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