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消除农村金融排斥
发布时间:2023-08-30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普惠金融。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有的金融排斥现象,以及线下普惠金融的困难和局限性,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和优势。本文以温州为例,强调普惠金融和区域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基于丽水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再次强调互联网金融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实证分析,也证实了互联网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四个方面,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金融排斥现象,在我国农村开展有效的普惠金融。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排斥;数字金融

 

一、引言

“普惠金融”,即金融普惠,是指一个高效的、全方位的金融体系,为社会各个阶层和人群提供服务。它最早出现在2005年联合国小额信贷年的宣传中,当时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随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进一步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普惠金融政策已在中国各地的农村地区实施,政府决心将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影响扩散到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作为首个国家战略规划,普惠金融于2016年十三五正式启动。同时,在G-20杭州峰会中,普惠金融再次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被提出,表明其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大关注项目。但由于大型金融机构的制度体系存在根本性缺陷,各类普惠金融业务对他们来说不仅成本太高,而且利润也很少,因此不受待见。与此同时,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因为业务领域和资金问题,无法将普惠金融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小微企业。因此,虽然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不断改革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是暂时无法突破的瓶颈,在现有金融体系之外存在大量被排斥的弱势群体。与此同时,农村大部分有金融需求的群体仍然无法平等享受金融服务。

金融排斥使得大量生活在基层的贫困人口和薄利的小微企业被一些正规的金融服务体系无情地拒之门外,无法通过一般渠道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的资助和补贴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排斥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扶贫实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径,构建好体制机制,实事求是,切忌喊口号,定远大目标,真正让贫困群众受益。无论精准扶贫的要求有多高,在对象、产品、渠道、责任、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偏差,以此来彰显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公平性、可得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在制定有效的普惠金融体系之前,应坚持因人因地、因贫因地、因贫因类施策,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针对性治疗。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似乎是农村普惠金融的一大福音。支付宝的崛起,以及p2p网贷、众筹的快速发展,服务了那些原本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村群体。“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各界的目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上,虽然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概念并不统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优势和覆盖面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效率,弥补了传统普惠金融的这一缺陷。谢平和邹传伟提出的“长尾效应”,即互联网金融扩大了交易可能性的边界,这也大致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能够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消除农村金融排斥的可能空间

以温州为例,2012年3月,温州市迎来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方案的通过和颁布,意味着温州民间金融经济将实现资金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发展。总的来说,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改革有以下特点:

(1)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放松,使得民间资本能够进入金融领域,打破了之前民间资本不能接触正规金融的禁锢;同时,政策还允许民间资本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水利、电力等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资本参股。不仅如此,温州金融改革重点在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以及社会医疗、教育、福利等领域,对于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改革无异于锦上添花;(2)在重点主题上,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施内容得到了有效突破。政府以“银企对接”、“政银联动”等方式牵头支持企业,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进行外部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州普惠金融的发展点和改革方向。

温州一直以民营经济为主,在中国民营经济活跃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由于资金链断裂,实体经济崩溃,大部分企业家携款跑路。这不仅影响了温州的社会稳定,破坏了温州的对外形象,也使温州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民间借贷的合法化和规范化是民间融资改革的前提。经过多次改革,传统金融仍然无法消除金融排斥。互联网金融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延伸观,即互联网金融只是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实现方式。(2)颠覆观,即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融资方式加入资本市场。虽然有两种说法,但都显示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可。这不仅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应用上的重大突破,也为未来创新科技金融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实践中,互联网金融拓宽了金融产品的服务渠道,打破了传统的运营模式,使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门槛、广覆盖的特点。

首先,传统金融在普惠金融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传统金融难以发展小微企业客户,难以有效获取小微企业客户信息,导致无法有效评估客户信誉度、业务成本高、收益风险大等问题。互联网金融通过资金双方的有效匹配降低信息获取成本,通过吸引大量散户资金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其次,相比传统金融的覆盖面,互联网金融不仅覆盖面广,而且覆盖的层次更深。传统金融一般选择在人口多、商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因为要考虑铺设机构的成本。同时,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门槛高,穷人买不起。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你只要通过手机和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理财的乐趣。此外,金融门槛的降低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理财。支付宝推出的部分理财即使只有1元1分也可以进行。而它的蚂蚁花呗,让很多失业人员轻松进行信用支付。

三、数字普惠金融消除农村金融排斥的实践

通过横向比较,从表中不难看出,丽水市、金华市、温州市分别位列“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差”城市的前三名。无独有偶,这三个地区也因为银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备受关注。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政策相对于城镇有明显的劣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必然与此有关。同样,由于这个原因,也存在着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等问题,使得浙江省城乡金融体系处于两个不同的框架中。更具体地说,目前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待加强的政策支持不足以达到惠农支农的目的,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不足以激励企业。

纵观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不难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发展越慢,城市贫富差距越大。因此,互联网金融更有必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一方面,利用移动支付手段实现惠农便民服务,在各大商场超市设立信用支付,增强电子货币的流通性。另一方面,创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促进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丽水为例。到2016年,丽水共有信用社869个,信用乡镇38个,信用县2个。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移动支付不仅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还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互联网可以说为普惠金融项目贡献良多。

四、结论与反思

现代社会,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每个人或每个成长中的企业都应该有一定的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应该是普惠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金融资源带来的便利。只有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社会公平才能真正实现。但现在农村普惠金融陷入了两难境地。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使用效率低,金融排斥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包括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在内的多层次信贷供给体系。另外,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新产品,代表了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但是,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坚持市场化机制,打造普惠金融扶贫体系

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要加强扶贫力度,组织增信活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供给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各类个人信用,实现融资与资金供给能力的匹配。完善各级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多渠道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和创新现有产品,使金融市场更加充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相辅相成,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宏观政策为补充,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只有做好政府的金融杠杆,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二者之间构建高效的金融网络,才能帮助农村有效扶贫,解决融资问题。

 (二)有效供给扶贫资源,完善精准管理

有效整合利用政府发放的各类扶贫资金。加强对扶贫政策的理解,改革银行政策,改变银行形象,让银行在贫困户眼中不再“高高在上”,填补贫困地区的资金缺口。设置更多银行自助设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扩大农村金融网络覆盖面,推广使用互联网移动支付工具,改善贫困地区支付环境,以科技为先导,推动支付业务进村入户。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了解扶贫对象的各种需求,带来合适的金融项目。增加金融机构网点,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实现自身发展。让普惠金融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付诸实际行动

 (三)改革创新,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农村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缓解三农融资难题。创新开发适合当地的电子商务金融项目,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方式带到群众中,拓宽与群众的联系,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无限的产业,创新推广新型农业经营贷款,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政府的奖惩机制,促进和鼓励企业开展合理的信贷项目,减少农村经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转移落后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改善农村金融生态,重拾人们对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四)分散风险,发挥大数据作用

普惠金融恰恰把金融带给了所有的家庭,包括贫困家庭和小微企业。在这个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控制风险更加重要。线下,要不断完善风险分散管理机制,坚持多措并举防控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为应对各种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防控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后的经济损失,落实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加强农村金融存贷款保障,提高资产流动性。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各类金融产品,有效抵御经济风险,建立信用损失补偿,降低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加强线上线下合作,转移一定的风险,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保险密度和深度。在线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低风险高效率,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客户提供融资授信和支付服务,在收集客户信息的同时分析客户的发展空间,实现数据交换。

 

参考文献:

[1]   王茜.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及着力点[J].金融发展评论,2016,(4):155-158.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