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现状及改进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298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编辑:马建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在经济变革中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本文揭示了当前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文还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内部管理不足、外部环境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完善财务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优化成本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问题与原因;改进措施;信息化管理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决定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务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资金筹集和运用,还包括对资金流转的控制和监督。然而,当前许多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财务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探讨国际国内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目标是为工业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经典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实际案例的深入剖析,全面阐述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本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回顾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第三章)为中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详细描述当前中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第四部分(第四章)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讨现存问题的根源;第五部分(第五章)为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问题及其对策;第六部分(第六章)为改进措施,提出完善财务制度建设等具体建议;第七部分(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包括资金筹集管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资金筹集管理主要涉及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资产管理则覆盖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包含股利分配和利润再投资;成本控制则贯穿于生产运营的全过程。综合而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配置和使用资金,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长远发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资金管理的优化以及财务风险的防范等方面。学者们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使用效率低、内部控制薄弱、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同时,也有研究开始关注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2.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初,理论框架和方法相对成熟。研究重点包括财务战略管理、资本结构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国际化经营中的财务问题等。国外学者注重从全球化视角探讨财务管理问题,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财务决策和管理。此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国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借助ERP系统、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总的来说,国外研究更侧重于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3 文献评述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和使用资金,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国内研究更多关注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未来研究应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特别是要注重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同时,研究和构建适应新形势的财务管理模型,对于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3.1 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

当前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包括资金筹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然而,许多企业在制度执行上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制度的实际效果打折扣。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财务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使得财务管理混乱,难以有效支持企业的发展。

 

3.2 资金管理的现状

在资金管理方面,大型企业通常具备较为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及资本市场融资等多个渠道。然而,中小型工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资金链条脆弱。此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普遍存在账期长、回款慢的问题,导致资金流动性差。许多企业缺乏对资金的科学规划和高效运用,常常出现资金闲置与资金紧张并存的矛盾局面。

 

3.3 成本控制的现状

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许多企业已建立了成本核算体系,通过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进行控制。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成本控制的效果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存在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分摊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有的企业尽管在成本控制上有制度保障,但执行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上存在浪费现象。此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工成本上升,企业在非核心业务环节的成本压力也逐渐增大。

 

3.4 财务监督的现状

财务监督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合理合法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工业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然而,内部监督机制在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管乏力的问题。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财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外部监督方面,虽然政府和行业协会不断强化监管力度,但由于企业多、范围广,监督覆盖面和效果有限。整体来看,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3.5 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已引入ERP系统和其他财务软件,实现了电算化和数据共享,极大地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仍有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财务管理依赖于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即使在已实现信息化的企業中,也存在系统集成度不高、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的问题,影响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实时性。总体来看,工业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第四章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4.1.1 制度设计缺陷

当前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表现为管理制度分散、内容笼统、操作性差等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在财务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资金使用规范和审批流程,导致资金管理混乱。此外,很多企业的财务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制度更新速度慢,难以应对新兴的财务问题和挑战。

 

4.1.2 制度执行不力

即使某些企业具备相对完善的财务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和监督机制。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同时,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不足也影响了制度的贯彻执行。此外,一些企业的财务制度与实际业务流程脱节,无法有效指导财务操作,导致制度执行困难。

 

4.2 资金管理不善

4.2.1 资金利用率低

许多工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的资金筹集多依赖银行贷款和内部积累,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资金闲置或低效使用。例如,一些企业在项目投资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导致资金投入后收益不明显甚至产生损失。此外,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周期长、回款慢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4.2.2 融资困难

工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的贷款审核严格,要求高,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即使获得了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由于市场环境不确定和企业自身信用问题,企业内部融资难度较大,常常面临发债失败或者股票发行受阻的情况。融资困难不仅限制了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创新投入。

 

4.3 成本控制薄弱

4.3.1 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但许多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上存在问题。一是核算方法落后,仍采用传统的分步法或品种法,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二是数据收集不全面,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收集和记录相关成本数据,导致核算结果偏差较大。三是间接费用分摊不合理,一些企业未能选择合适的分摊标准,导致成本信息失真。上述问题使得企业难以准确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从而影响定价和利润核算。

 

4.3.2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的现象。许多企业管理层将重心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忽视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员工普遍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种观念导致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如原材料浪费、能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下等。缺乏全员参与和系统化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4 财务监督不到位

4.4.1 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内部监督机制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许多工业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失。一些企业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监督的缺失导致企业财务活动缺乏透明度,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现象。此外,许多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内部监督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发现和纠正深层次问题。

 

4.4.2 外部监管乏力

外部监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补充,但在实际操作中,外部监管往往显得乏力。政府监管部门的资源有限,难以全面覆盖对所有企业的监管。同时,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影响了监管效果。此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行业内自律机制不健全。整体来看,外部监管的乏力使得企业在面对财务问题时缺乏足够的外部约束和指导。

 

4.5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4.5.1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许多工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一些企业至今仍依赖手工记账和Excel表格进行财务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即使一些企业引入了财务软件或ERP系统,但由于投入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原因,系统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此外,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度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4.5.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导致了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和交互,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等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实时联动。例如,财务系统无法及时获取库存数据,导致账实不符;销售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不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及时追踪和管理。信息孤岛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介绍

本章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工业企业案例来分析其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该企业为ABC工业制造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业务扩展需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案例将详细介绍公司的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5.2 案例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5.2.1 财务制度现状

ABC公司目前的财务制度主要由《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两部分组成。《财务管理制度》涵盖了资金筹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则包括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然而,制度的细化和执行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方面。

 

5.2.2 资金管理现状

在资金管理方面,ABC公司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进行运营。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资金筹措规划和高效的资金使用计划,公司经常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此外,应收账款周期长、回款慢的问题导致资金流动性差,严重影响了日常运营和项目投资。

 

5.2.3 成本控制现状

在成本控制方面,ABC公司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核算不准确的问题较为突出。成本数据收集不全、间接费用分摊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成本信息失真。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削弱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2.4 财务监督现状

公司设有内部审计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财务审计。然而,内部审计流于形式,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外部审计由一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由于专业能力和时间限制,外部监督效果不佳。整体来看,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亟需加强。

 

5.2.5 信息化管理现状

ABC公司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较少,目前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和Excel表格进行财务记录和数据分析。唯一的一套财务软件只用于基本的账务处理,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影响了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3 案例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5.3.1 制度设计与执行问题

ABC公司的财务制度存在设计缺陷和执行不力的问题。首先,制度设计过于笼统且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在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方面。其次,管理层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此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影响了制度的贯彻执行。

 

5.3.2 资金管理不善原因

资金管理不善的原因主要包括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低和应收账款管理薄弱。公司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资金使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控,导致大量资金闲置或低效使用。应收账款周期长、回款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5.3.3 成本控制薄弱原因

成本核算不准确是成本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公司采用的传统核算方法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数据收集不全、间接费用分摊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此外,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5.3.4 财务监督不到位原因

财务监督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制缺失和外部监管乏力。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外部审计机构专业能力有限,加上监管资源不足,导致外部监督效果不佳。整体来看,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亟需加强。

 

5.3.5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原因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此外,管理层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信息化提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5.4 案例公司财务管理改进措施及效果

5.4.1 完善财务制度

为了解决制度设计与执行问题,ABC公司重新设计和修订了财务制度,明确了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同时,加强制度执行力度,通过培训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此外,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

 

5.4.2 优化资金管理

为解决资金管理不善的问题,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拓展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外,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二是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缩短回款周期,减少坏账损失。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提高了资金流动性。

 

5.4.3 强化成本控制

为了解决成本控制薄弱的问题,公司引入了先进的成本核算系统,实施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管理。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5.4.4 加强财务监督

为解决财务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公司加强了内部审计机制的建设,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提高了内部审计的频率和深度。同时,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定期审计。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有效加强了公司的财务监督力度。

 

5.4.5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解决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公司加大了信息化投入,引入了一体化的ERP系统,实现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集成。通过信息化建设,公司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大幅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决策水平。信息孤岛现象得到根本解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显著提高。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六章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6.1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6.1.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体系

为了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体系。首先,应参考国家最新的财务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应涵盖资金筹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确保每一个财务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财务职责和权限,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最后,定期对财务制度进行评审和更新,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保持制度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6.1.2 加强财务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了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各项财务制度的要求和操作规范。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对制度执行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或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定期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中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财务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6.2 优化资金管理

6.2.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方案,明确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和预期效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审批和拨付,避免资金的浪费和闲置。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跟踪和监控,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各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如开展资金集中管理、推进资金池建设、实行资金有偿使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6.2.2 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保障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市场条件选择最优的融资组合。其次,探索和发展新的融资方式如融资租赁、保理、供应链金融等,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吸收风险投资等方式获得权益性融资,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拓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企业应注重融资结构的合理性和融资成本的控制,确保融资行为的稳健和可持续。

 

6.3 强化成本控制

6.3.1 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准确的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归集各项成本费用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成本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通过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发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企业还应建立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6.3.2 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培养

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为了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成本管理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明确各自的成本控制职责和任务。通过设立成本控制指标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控制体系。此外企业还应建立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对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和创造性。

 

6.4 加强财务监督

6.4.1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机制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为了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赋予其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便其能够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活动中的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内部举报机制建设鼓励员工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进行保护和奖励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内部监督体系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6.4.2 强化外部监管力度

外部监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强化外部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监管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法确保监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此外还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的监管规范其执业行为提高其执业质量和公信力确保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真实可靠最后政府还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推动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以上措施构建起严密高效的外部监管网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