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指的是在企业正常运营期间,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物资的需求情况,以此制订的采购计划、采购流程、物资成本等管理的过程。物资采购管理会给企业运营成本带来直接影响,更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供应链集成指的是供应链体系和信息化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往只能够线性联系的供应链,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改为供应链网络,并且可以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在供应链集成下进行物资采购管理,也就是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将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先进,进而提升物资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及准确性。本文对供应链集成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发展要点、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现状给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集成;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1;F27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信息和网络技术已逐渐成熟,随之而来的是对各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影响因素也随之增多,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服务、成本、质量等。企业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通过借助外部力量,以及与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紧密。并且,各环节之间的健康合作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供应链中各环节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以此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一起进步,共同发展[1]。在这一过程,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式,能够促使供应商实时获取相关采购信息,以及仓储信息。且该种模式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物资供应。一个企业在正常运行期间,进行生产和制造时的信息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呈正相关。企业若想获得更多利润,需要着重注意物资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和互通,其也对采购管理方式提出更高要求[2]。当前,企业中多数物流信息均由供应商提供,因此企业更应该注重供应商的地位,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加强供应链管理力度,使其灵活性提高,不仅可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缩短物资交货时间,还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多利润。
一、供应链集成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
1.订单采购方式
当前,在供应链集成模式下企业物资采购方式已然出现变化,以往的物资采购使用的是库存方式采购,在企业的库存不够时才进行填补,所以在常规采购模式下较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也不会因库存发生改变[3]。因此,想要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需要通过用户的需求改变采购方式。在供应链集成下进行企业物资采购,可以结合企业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订单,这样不但能够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2.内部资源管理和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
在以往的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重视内部资源管理、轻视外部资源管理,因此导致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注重的是对采购的监控,忽略了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4]。在供应链集成模式下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时更加注重外部资源管理,也就是注重与供应商的沟通,以及对于市场的观察,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可促使产品不断完善,使得产品更加符合市场及企业的需求,不但满足供应商的需求,还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3.战略合作模式的形成
以往的企业物资采购,大都与供应商之间只进行一次合作后便不再进行合作,究其原因在于双方在一次合作中均为谋取自身利益而压榨对方,因此常出现频繁更换合作伙伴现象,这也就导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不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导致无法达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局面[5]。但在供应链集成模式下物资采购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这样能够使得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一起承担社会风险,互惠互利、长远合作、合作共赢。
二、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发展要点
1.信息决策
从当前企业发展中来看,信息在采购期间起关键作用,更是企业长足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保证,其也可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6]。从当前发展现况来看,企业物资能够从多个渠道采购,但因为供应商不一,采购的物资质量和单价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在采购物资前,需要对物资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处理,通过此过程提高物资采后的质量、降低单价,提高采购效率[7]。同时,对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要求随之提高,不但应要求物资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掌握本企业的物资采购要求(物资质量的高低、物资需求量多少),还需要了解并掌握需求物资的发展情况(供应商对企业需要物资的报价、所需物资的质量)。
2.物资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部门主要职责:首先该部门应该全面盘点当前物资;其次该部门需要确认所需物资的采购单价,因为各物资均有上调和下降性[8]。所以,在采购部门确定物资价格时,应该注意下述几点:①根据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功能情况来看,大品牌的物资一定高于非品牌的物资;②根据市场物资供应情况来看,若供应量大于各企业所需物资,该部分的物资大都价格透明,并且价格公开,价格也更接近于成本价,企业就可对于该部分的物资进行价格把控;如若供应量小于各企业所需物资,此时企业对物资价格把控较难;③采购物资的数量也会给物资的采购价格产生影响;④在采购物资完成后的支付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物资的价格;⑤在采后物资时,如采购时间紧张也会影响物资价格,若采购时间充足,则在采购物资时价格优势较大,价格降低空间较大。
3.战略合作关系
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供应商的物资质量、物资交货日期、服务质量、物资单价等[9]。故,企业需高度重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正确认知供应商的重要性,在挑选供应商时,选择标准应该包括信誉良好,且能够与其建立长远,且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物资的质量,以及交货能力、物资水平等。另外,还应该不定期评定供应商的能力,若评价不合格,则应该及时解除与其合作关系。
三、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指的是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信息、物流、资金流进行合理化控制,从采购原材料、生产到产品,再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产品送至用户手中,合理的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之间有效衔接的网络结构模式[10]。供应链采购具体指的是:在供应链机制下进行采购,由供应商直接进行操作,采购人员仅需将需求告知供应商,供应商即会结合自身产品情况,适当的补充库存,该种方式不但能够满足采购者的需求,还可以降低供应商的库存量,但需要供应商具有较高操作能力,是一种科学的采购模式。在企业进行采购期间,应用供应链的采购模式,需要合理的确定库存数量、时间、价格、来源。以往的采购模式只是在库存量的基础上进行购进,已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11]。在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①采购机制;②采购策略;③库存管理;④供应商管理;⑤支持系统;供应链采购模式是以供应链为基础,实现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共同发展,促使供应链中的制造商、生产商、销售商之间的有效结合,以此满足市场的经济需求,一定程度的降低库存量及缺货损失量,将各个部门的功能发挥到最大,继而实现产品开发最大化,供应速度最快化,建立敏捷、柔性的生产和供应。企业在使用供应链管理模式期间,需认识到以下效益:①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②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应对多变化的市场;③按时向客户提供产品,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④减少库存成本;⑤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和策略
1.实施集中采购模式
在现阶段供应链集成模式下,大多数企业的采购模式已经向集中采购、批量采购模式转换,因该种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物资单价,也是企业把控物资价格的主要方式。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实时集中采购和管理,也逐渐受到各大企业的认可。首先,集中采购和既往采购模式比较,前者更能够发挥出企业自身的规模效益,对于物资价格的控制更加有利。同时,在目前这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若生产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同批次的产品和不同订货量产品,例如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且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应该适当给予优惠政策[12]。当企业大量采购物资时,可以促使生产商合理生产物资,降低生产成本,且可以为有需求的企业提高相对优惠的物资单价。其次,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实施集中采购,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规模,并且可以和高质量、价格优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此保证采购物资的可靠性和稳定新,省去不必要环节,提升成交效率。既往的分级模式和分散式管理模式,常发生企业在在采购物资时出现重复采购情况,致使发生物力和人力资源浪费,并且增加企业的库存量,占用仓储位置,更占用企业流动资金,给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13]。企业在采购时进行集中管理,可发挥较多优点,包括可以避免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况,减少库存积压。不仅节约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且可促进企业资金的流动,提高周转效率。因此可见,企业在采购物资时进行集中管理,不但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可促进规模效益,还可以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资保障。物资进行集中管理模式,企业在该种模式下采购的物资,不但能够促使企业采购物资享受更加优惠的价格,还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实现物资采购的优先、优惠。
2.完善市场调研制度
由于市场中的物资存在上下浮动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在采购物资时,与供应商商谈物资时方式对物资价格影响不同,包括电话商谈、现场商谈等,均会影响最终物资价格;钱货现场交易和期货交易时物资的单价也不同;企业物资采购人员若熟悉市场物资价格,并建立信息网络,对比分析各供应商给的价格,得到最低价格的物资和质量较优的物资,也是一项较难实现的工程。首先,企业需要注重与各个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该种方式获取到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中可利用信息,实现统筹兼顾[14]。其次,企业应该制订相关的营销策略,尤其是新企业,若想在市场立足,同样质量的物资,单价必须低于大品牌相同物资的单价,方可取得市场优势。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原材料的单价也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若想实施掌握市场物资的价格变化,采购部分应该设置专人进行市场调研,定期向企业发布市场物资价格,优化管理模式,可使用电荷、邮件等形式询问物资价格,掌握各供应商的报价,在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其物资质量最优、价格最低的,随后在与该供应商商讨物资的采购相关适宜,保证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获得质量最高的物资。
3.完善物资采购的渠道管理
不断优化物资采购渠道,不但能够保证物资采购的稳定性,且能够降低物资单价、提升物资质量。与此同时,该种方式还可给企业采购物资提供更多选择性,为企业管理物资创造有利条件。①管理采购渠道:因市场中采购渠道较多,企业在采购时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所需物资情况,选择出一个或多个采购渠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使得形成一个以管理主渠道为主,多个渠道共同管理的模式。第一,主渠道选择时应该注意客观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以物资的价格和质量为基本原则,并全面分析企业所需物资情况,还需注意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对渠道进行管理时,需确保渠道净化,并规范物资采购管理行为。同时,对渠道进行总结、筛选、优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过滤掉不合格供应商,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最终获得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15]。(2)积极扩展渠道:在企业发展中,不仅应该注重主渠道的管理,还应随时扩展新渠道。在企业确认需要采购新物资时,就说明整个采购模式以基本完善,可以实现集中采购物资。企业在采购物资时进行批量采购,可以使得物资价格降至最低,该种方式也是当前大部分企业采购物资的基本模式。企业在选择采购渠道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自身在社会的竞争情况,筛选合理的采购渠道,主要包括企业需求的物资数量和采购物资的价格等[16]。(3)供应商的选择标准:首先,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结合生产所需的物资情况,对物资合理分类,结合物资的属性和用途,合理选择;再根据物资的分类和物资的重要性,将物资分为两类,即重点管理物资和非重点管理物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物资价格、物资质量等加强管理力度。其次:对于需要重点采购的物资,则需要重视供应商的准入原则。企业组建一支调查小组,全面分析并检验供应商是否合格,包括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商银行的信誉等,建立、完善供应商评价系统,根据结果评定供应商的实力,再结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单价、服务等分成不同等级,以该种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促使采购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企业应该与评价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于物资管理意义重大。不但可以促进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得到长远发展,且利于供应商建立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17]。如果企业想要从根源对物资质量进行把控,同时降低采购成本,还应该全程参与供应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质量的管理,促使供应商能够建立一套与本企业相符的质量评价体系,参与供应商产品的设计,不仅可提升产品质量,且能够降低成本、采购风险,最终是实现互帮互助、互惠互利。(4)物资的运输和存储:就现阶段的企业物资采购模式而言,在采购期间肯定会涉及到物资使用地至运输地的运输过程。由于物资的生产至使用过程均存在风险性,再加之物资采购期间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应该及时确认物资的供应量,以防出现不确定因素,诱发风险事件。在供应链集成模式下,使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物资的运输和存储,可促使实现零库存管理。①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采购完成后,运输和存储期间应用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将精力放在自己的主业上,还可将以往企业需要内部处理的物流问题交给第三方物流处理。再加之第三方物流与企业信息系统的合作,进一步实现管理物流、控制物流。企业在采购和存储物资时,应用第三方物流优势在于:(1)能够促使企业原本放在物流管理上的精力集中在自身的生产和运行中;(2)能够促使物资采购成本降低;(3)能够促使企业库存量减小;(4)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现阶段第三方物流管理已逐渐成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以显著提高[18]。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因为规模较小,第三方物流管理仍不成熟,不能做到全身监控和管理物资的生产及销售,从而未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意义。②何为零库存:零库存也即为物资在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均不以库存形式表现,而是通过不断周转,实现零库存。零库存管理优势主要包括:不需要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促使资金有效流动,在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同时,不断升级产品,使得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降低产品滞销风险。同时,零库存管理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一个企业想要实现零库存模式管理,就应该具有精准,且可及时反应市场需要的系统作为支撑点,从而对市场信息、物流配送提出更高要求。(5)重视物资采购管理:就当前阶段企业对物资管理情况来看,可分为两种:第一企业自己管理采购人员,第二采购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管理。企业管理物资采购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以预防为主的监管制度[19]。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相关奖惩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有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岗位规章制度完成工作,针对采购物资价格低,且物资质量高的人员,实施奖励鼓励,以此种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将采购物资人员与供应商的责任挂钩,使得二者之间关系更加健康。其次,通过监督形式促使采购公开化、透明化,包括监督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形式进行。其中监督部门监督是指由企业内部对采购的整个过程实时监督,加强采购前监督和采购中处理;群众监督能够促使物资采购更加透明化,对评价未达标准人员进行处罚,及时发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并加以严惩,公开处罚结果,使得采购人员操作更加规范[20]。(6)采购管理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共享与供应链集成关系密不可分。供应链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企业的信息健康、信息公共基础上。因此,供应链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企业五载采购管理期间,使用信息技术离不开以下几点:第一:信息技术自身的价值;第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企业管理期间应用信息技术,不但额能够提升采购效率,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资源计划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来完成,并辅以系统化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决策平台。一套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五、结语
物资采购管理通过对物资市场的分析,结合企业对物资的需求状况,提前制订采购计划,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及成本控制措施。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可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及成本控制。供应链集成下物资采购管理具有多变化,虽然影响物资采购发展的要点没变,但不管是信息决策、采购成本,还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都不同于以往供应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供应链集成下采购管理模式,为企业物资采购提供便利,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企业管理、采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时更新管理模式、革新管理办法、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葵,吴小龙,黄伟,等. 基于集成化供应链模式的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实践及探索[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5):457-459.
[2]孙广磊,李小申,尚有林. 时变需求等量进货情形下集成供应链生产订货策略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21,30(9):107-112.
[3]Flynn B B , Huo B , Zhao X .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performance: A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0, 28(1):58-71.
[4]刘建勋,胡涛,张申生. 基于工作流与XML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框架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7(6):6-10,25.
[5]赵晓峰.供应链管理视域下的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策略制定方法[J].中国市场,2020(6):155-156.
[6]占小锁.基于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下的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4(4):40-42.
[7]王泽.基于供应链信息集成下的石化企业采购管理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17(21):114-115.
旷乐. 供应链集成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会计之友,2018(3):95-101.
[8]Kamal A , Azfar R W , Salah B ,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Use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or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Performance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J]. Sustainability, 2021, 13(522):522-523.
[9]Zhao D .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ath for Building a Supply Chain Financial Cloud Eco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J].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2021, 2021(1):1-11.
[10]计韬,葛胜仓.浅谈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J].现代商业,2016(24):138-139.
靳宇.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4-25.
[11]陈启胜.供应链信息集成下的石化企业采购管理优化研究[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2(7):58-62.
[12]吴信平,李安华. 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有效发挥第二方认证在采购管理中的作用[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58-59.
[13]Zhao X , Huo B , Flynn B B , et al. The impact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in a supply chain[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26(3):368-388.
[14]康红普,谢和平,任世华,陈佩佩,焦小淼,郑德志,张亚宁,陈茜,秦容军.全球产业链与能源供应链重构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6):26-37.
[15]Lai F , Zhang M , Lee D , et al.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Mass Customization Capability: An Extended Resource-Based View[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2, 59(3):443-456.
[16]赵晓峰.供应链管理视域下的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策略制定方法[J].中国市场,2020(6):155-156.
[17]占小锁.基于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下的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4(4):40-42.
[18]何葵,吴小龙,黄伟,刘晓.基于集成化供应链模式的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实践及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5):457-459.
[19]王永兴.深入推进区域集采 有效整合采购资源 全面提升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8,13(4):30-32.
[20]徐惠.浅析供应链理论在铁路物资工作中应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12(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