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金融监管模式下的金融创新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基于过去的金融监管改革历程,虽然各国在金融监管机制的发展上采取了不断改进的措施,但总体而言,金融监管改革不同程度地存在危机驱动和问题导向,缺乏远见。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国家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政策。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以新的视角、新的措施、有效的变革来解决新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的金融市场才能稳步发展,经济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体系
纵观历史,其金融创新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规避监管的创新;第二,金融机构的创新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金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但监管需要制度的保障。只有通过制度固定下来,才能做到公开、透明、高效。
 
一、金融创新的环境动因
创新是创造、分析、定价和传播所需的新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功能和机构形式的过程。
(一)金融创新的不合理应用导致次贷风险的扩大
在“居者有其屋”理念的指导下,美国政府致力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的主页明确指出:“帮助中低收入美国人成为房主是国家的优先事项,尤其是那些首次购房的人和少数族裔。”HUD的主要目的是为普通美国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提供“买得起”的住房。次贷这种金融创新工具,曾被视为解决美国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成功范例。然而,这种成功完全建立在房地产泡沫的虚幻基础上。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房地产的抵押价值严重缩水,大量通过次级抵押贷款的购房者重新回到了无房者的行列。次级抵押贷款被错误地用于解决缺乏持续支付能力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次级抵押贷款的偿还不是基于贷款人的收入,而是基于房产的抵押价值。如果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即使贷款人没有足够的收入,也可以通过变现房地产或“再融资”来偿还贷款。然而,一旦房地产价格下降,违约风险很快就会出现。可以看出,次级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存在一个悖论:次级抵押贷款的存在和发展是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前提的,但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次级抵押贷款人的房价收入比增加,贷款人的可持续支付能力相对下降,贷款风险增加。也就是说,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伴随着自身的风险积累,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爆发。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增加单个账户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会发现这项业务有利可图,继续扩大贷款规模,次级抵押贷款数量增加,导致贷款风险扩大。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次级抵押贷款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融资工具。房地美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次级抵押贷款中只有19.7%用于购房,其余大部分用于以房地产为抵押的再融资或扩大消费信贷。这不仅增加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需求,扩大了次级贷款的规模,也增加了贷款的信用风险。可见,次贷这种金融创新工具有其自身的缺陷,其发展是建立在风险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爆发,这就决定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风险从贷款机构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但资产证券化只能转移风险,而不能消除风险。
(2)监管和税收政策
创新是解决税收和监管约束的方法。假设我们把税收和监管视为市场的不完全性,那么避免高税收约束的需求就会刺激金融创新的出现。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不改变财政政策,形成的均衡状态不会刺激金融创新。如果政府改变现有的金融结构,那么市场会创造一些金融创新来配合新的金融政策,从而创造新的内部均衡和新的创新机会,所以金融结构的变化刺激金融创新。
刺激金融创新的第二个因素是市场监管的变化。一旦监管放松,市场参与者将开辟过去无法实施的新的投资策略,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更好地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当监管加强或更严格时,金融创新会产生一种防御机制,以确保盈利或降低风险。鉴于坚持某种管制的要求会增加金融活动的成本,因此有许多由加强和放松管制而引起的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监管要求也是在金融创新导致风险之后提出并实施的。所以很难判断是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创新,还是金融创新导致监管。
(3)市场的不完全性、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
一项金融创新对投资者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它必须满足投资者多方面的需求,包括市场有效性、资本聚集和流动性、选择风险分配和互换的机会、风险对冲以及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向不完全市场的转移。在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很难转移资本和降低风险。因此,需要创新的金融模型作为工具来帮助维持效率和失败之间的平衡。
金融创新不仅可以成功降低中介成本,还可以通过建立支付系统降低交易和运营成本。现代支付技术的许多创新都力求将交易成本降至最低。比如ATM机,各种银行卡,电子银行等。,都是为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此外,新的公司制度(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企业)和一些小额贷款公司都旨在推出创新产品,降低交易各方的成本。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催生了金融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都面临着新的风险,比如利率风险。因此,金融创新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管理这些风险。另一方面,全球化为更多潜在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也为现有投资者拓展不同投资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宏观经济不稳定可以被视为创新的激励因素。面对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金融系统设计了新的产品,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防止经济遭受风险。利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资产的高流动性,因此不断变化的通胀和利率环境催生了市场对各种金融产品的需求。
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会刺激金融创新的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会积极采纳新思想;在经济衰退中,金融机构专注于降低风险和流动性波动。因此,经济活动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社会对资本的数量和类型的需求,也影响着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态度。
二、中国金融创新效应分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给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带来变化,并帮助实现了一些金融创新。电子转账、ATM机、信用卡、预付卡和个人网上交易大大降低了我们的交易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交易的多样化使得与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金融产品以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因此交易量不断增加,同时交易成本降低。在成本降低的驱动下,金融机构开始尝试设计新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策略来增加交易量。这种创新的成功也会鼓励投资,从而引发其他创新和投资。这样,经济稳定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条件(就业、利率等。)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螺旋发展过程。
(1)发展多元化资产。
扩大理财产品种类是金融机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种类太少,会给金融机构的经营带来更少的利润。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企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创新和增加理财产品种类,增强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选择性,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利润。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我国四大银行为榜样,学习他们如何分类销售理财产品,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其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金融机构机制。
金融部门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监管。票据是金融机构同业往来的重要产品。以信托产品和收益权形式包装的票据理财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授信额度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限制。随着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加强同业业务监管的规定,票据信托、收益权类融资业务大幅下降。
部分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治理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机械照搬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结合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在监管政策制定过程中,监管部门应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进行有效沟通,并组织听证会,使制定的差异化监管政策符合金融合作发展实际,实现有效监管。通过制度和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为金融机构发展营造宽松稳定的制度环境,促进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凤芹.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整合的策略及建议[J].金融论坛,2002年10期.
[3]罗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8年06期